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山丹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264—1294)初,复为山丹县,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二十二年(1285)升为州。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1390)改置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县,隶甘州府。县城西北有大佛寺等名胜。

猜你喜欢

  • 野利旺荣

    ?—1043西夏早期大将。党项人。景宗李元昊野利后之兄,任监军,与弟遇乞分掌左右厢兵,驻天都山,号天都大王。能用兵,有谋略,所统士兵以善战著称,曾参与谋划三川口、好水川之战,大败宋军,天授礼法延祚四年

  • 白道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名称源于呼和浩特西北部大青山中的“白道”。据《寰宇记》载,白道在原阳镇(在今呼和浩特附近)之北,“至山上当路有千余步土

  • 赫色拉特

    清代新疆山隘名。见《清实录》。《新疆图志·建置》作黑孜尔拉提达坂,为疏附县属山内布鲁特(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西界。乾隆五十年(1785),清军曾追盗马贼至赫色拉特。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后阿赖岭东部奇

  • 乌林答赞谋

    金朝官员。又作乌林答赞谟、兀林答赞谋、乌陵赞谋。女真族。乌林答氏。初充闸剌(意“行人”),办理与辽、宋来往交涉事宜。太祖天辅三年(1119),使辽议和,后又奉阿骨打命使辽,和议终不成,遂发兵克临潢。太

  • 绥京驿道

    清代通蒙古地区驿道。自京师北行370里至宣化驿,120里至怀安县驿,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聚乐堡驿,60里至大同县站,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左云站,60里至右玉县站,20里至杀虎口站,100里至和

  • 勒俄阿补

    见“勒俄特衣”(1987页)。

  • 袞处思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乌梁海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崇德三年(1638),以废官从贝勒岳讬征明,败通州兵。出边时,奉命防卫董家口,同鄂莫克图击败明追兵。五年(1640),随军征明。七年(1642)围锦

  • 萧塔不烟

    ?—1150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皇后。契丹族。辽末,随大石背天祚帝西走,金天会九年(1131)二月,大石在起儿漫(原苏联布哈拉东)称帝时,受封为昭德皇后。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病卒,时子尚幼,受遗

  • 玛纳斯

    ①柯尔克孜族著名英雄史诗。长期流行于民间,世代口头传诵,为专门演唱史诗的民间歌手—“玛纳斯奇”集体创作而成。与《江格尔》、《格斯尔》被称为我国游牧民族三大史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其形成年代有8

  • 郑和家谱

    回族族谱名。修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记马氏一支——郑和以后15代之谱系。为研究郑和之族属和改姓(由马氏改郑姓)以及本支发展、迁徙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1936年玉溪县李鸿祥,从该县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