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克图

巴克图

独龙语音译,意为“纹面”。解放前独龙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传说独龙族妇女很早就有纹面的习惯,一般年满12—13岁都必须纹面,认为纹面是一种美的象征,又是划分各个氏族、家族集团的标志,其次可以避邪。纹面时,先用竹签蘸锅烟灰在脸上描出图纹,然后沿纹路打刺,边刺边涂上锅烟灰,愈合后呈黑色或青斑色斑痕,永远擦洗不掉。清末丽江府分驻阿墩子弹压委员进独龙江地区勘边时曾下令禁止纹面,违者,与人纹面砍其手,纹面剥其皮。国民党统治时也曾下令纹面者罚款。但察瓦隆土司强迫她们继续纹面,造谣“若不纹面,汉人进来要抢她们”,故纹面之习一直到解放后才终止。

猜你喜欢

  • 癿遇

    宋朝官员。本党项熟藏族首领。宋淳化五年(994)六月,以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率兵扼橐驼路,胁制银、夏内属部族,率所部败继迁,附宋,授会州刺史。至道元年(995)九月,数攻李继迁,夺牛马3000余头。拒

  • 伊科达

    见“和硕达”(1446页)。

  •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等地。为部分傣族、布朗族、德昂族所信奉。其特征是可杀牲和饲养鸡、猪。僧侣分为帕(沙弥)、都(比丘)、祜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阁(僧主长

  • 失里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

  • 於靬王

    汉代匈奴诸王之一。※且鞮侯单于(前101-前96年在位)弟膺此王号。率部驻牧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即囚于该地。约太始二年,(前95),王弋射北

  • 忽章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毕约

    哈尼族他称。又作碧约、必约、白窝泥等。见于民国《新平县志》、《元江县志稿》。分布在云南省哀牢山西麓新平县和墨江县境内。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岩渊县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椒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西北。辽灭渤海后,其民与椒州所属大多被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并为一县,以其名称之,上置耀州(治所在今辽宁营口县北岳州城)统之。

  • 汉兴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中宗昭文帝李寿年号。公元338—343年,凡六年。

  • 六郡大姓

    西晋时期流民军诸首领。六郡指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及阴平。元康八年(298),六郡大姓阎、赵、任、杨、李、上官及氐叟梁、窦、符、隗、董、费,率领避乱就食流民10余万众经汉中入蜀。在迁徙途中,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