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哼语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乡的语言为代表。其特点有:声母多,分单纯音、鼻冠音、颚化音、唇化音4类,共有64个,韵母少,有单元音韵母9个和鼻化韵母7个;有小舌音声母,有成套的鼻冠音和带浊流音的声母,没有浊塞音声母;有两个充当鼻冠音的清化鼻音,mp、ntc;送气音和清鼻音、边音声母基本上出现于单数调(即1、3、5、7调)音节,带浊流音的声母出现于双数调(即2、4、6、8调)音节;韵母的元音不分长短和松紧,有鼻化韵,没有复合韵,也没有鼻音、塞音韵尾;声调有8个,与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相当;词根以单音节居多,构词能力较强;有相当丰富的带前加成分的词,有些甚至进入句子后仍比较稳定;合成词大多数是修饰式的;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人称代词有单、双、多数之分,指示代词有近、中、远指之别;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名词作领属性定语时,都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定语、名词作限制性定语时,均在中心语后;状词作动词、形容词的定语在中心语后;动词没有自动、使动语法范畴;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根据语音和词汇的差异,巴哼语可以划分为三江和黎平两个方言。说三江方言的瑶族居住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万8千,说黎平方言的瑶族居住在贵州黎平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4千。方言间通话有一定的困难。

猜你喜欢

  • 马架子

    一种简陋住房。以外形呈马鞍形得名。本为北方汉族旧时流行的一种茅舍,鄂温克、赫哲等族在由住※撮罗子采用今式民房前部分民户也曾住过。赫哲人称※卓。今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在19世纪中叶前后以其作为住屋,构

  • 索岱

    蒙古语音译。亦译索戴。意为福荫、洪福、伟大、神圣、威力等,与※索多意义相同,仅用于女姓。明代蒙古称成吉思汗为索多,称下嫁斡亦刺(瓦刺)的公主为索岱,故瓦刺贵族被称为索岱的后裔。瓦刺领主※脱欢欲夺取大汗

  • 白承福

    ?—946五代时吐谷浑首领。唐末吐谷浑部首领、蔚州刺史白义诚后裔。首任阴山府都督。同光元年(923),因战功,受后唐庄宗李存勖赐于中山北石门为栅,号宁朔、奉化两府,为节度使,赐姓名李绍鲁。翌年,移族帐

  • 雄箭

    见“木箭”(255页)。

  • 长孙嵩

    358—437鲜卑贵族、北魏大臣。又作拔拔嵩。代人。代国南部大人长孙仁子。年十四,代父统事。建国三十九年(376),率部投匈奴独孤部刘库仁。后归附拓跋珪。登国元年(386),珪即代王位,命为南部大人,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宋代管理茶马交易的官署名。简称茶马司。专事经理收购茶叶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易换马匹。始置于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司制颇不固定,茶、马两司时分时合。崇宁四年(1105)后,始

  • 归化关

    清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税关。乾隆(1736—1795)初年设立。置监督一员,由山西巡道兼任。对过境的货物及贩回的牲畜等按章征税。所征税款,分印子钱、驮子钱、毛包钱等名目。时内地百货商品,出杀虎口经归

  • 桑结坚参

    1452—1507明代西藏噶举派高僧。藏族。生于后藏娘堆地方之扎西喀噶。其父桑吉拜登系持密咒者。初取名却吉伦保,7岁时从噶举派大堪布贡噶桑吉受沙弥戒。后随萨迦大师云登甲错学萨迦派佛法,隐迹高山岩窟,潜

  • 葱岭西回鹘

    参见“回纥”(780页)。

  • 可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可木河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县东北科木地方。人无常处,以桦皮为屋,行则驮载,止则张架以居。少事耕种,养马弋猎为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