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岳特

巴岳特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译作“叭要”、“摆腰”、“伯腰”、“拔要”、“摆曰”、“把岳忒”等。该部源于蒙元时期,《蒙古秘史》、《史集》、《元史》均有记载,称作“巴牙兀惕”、 “伯牙吾”、 “伯牙兀”、※“伯岳兀”、“伯要”、“拜要”等。与元帝室通婚。在钦察人中亦有同名部落。明中期,分别出现于东蒙古左、右翼。左翼一部为※内五鄂托克喀尔喀之一,被达延汗封授与第六子阿勒楚博罗特(纳力不剌台吉),后由其孙答补继承。万历三十三年(1605),其首领恩格德尔向后金努尔哈赤进贡,后归降后金。天命二年(1617),与后金联姻,娶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之女。右翼一部为蒙古勒津(满官嗔)属部,俺答汗占据十二土默特后,为土默特万户属部,由俺答汗授予次子不彦台吉(即摆腰台吉),子孙世袭,驻牧于大同阳和塞西北之一克掬力革,距边塞300百余里,在阳和守口堡与明朝互市。万历六年(1578),在青海仰华寺大法会上,以不彦台吉孙为首的土默特108名子弟出家为僧,称“剌麻台吉”。

猜你喜欢

  • 金文最

    书名。清张金吾辑。凡120卷。取《公羊传》注:“最,聚也”而命名。为金人文章选编。金吾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自嘉庆十五年(1810)至道光二年(1822)积12年之勤凡三易其稿而辑成。竭意搜访

  • 仁多保忠

    西夏崇宗朝大将。党项人。仁多洗忠兄。大安十年(1084)其叔仁多㖫丁战死,代统其军。官卓罗监军司监军,总领西南部族。与权相梁乙逋不睦。天仪治平二年(1087)两度被乙逋派遣攻宋镇戎军(今

  • 寅的哂

    见“萧海瓈”(1998页)。

  • 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

  • 肃州新志

    甘肃省方志。清黄文炜、沈青崖编撰,15册,附庙碑、酒泉书院碑记、酒泉碑记、义冢碑记。乾隆二年(1737)刊印,二十七年(1762)重修。册1为天文分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城池、所属城堡;册2为山川

  • 茅滩

    毛南族古称。又作“茆滩”。始见于宋代。分布于宜州、南丹州和安化州的相邻地带(今广西环江)。同古僚人有密切关系。元明清三代作为地名出现。无文字,以农耕渔猎为主。清乾隆、道光(1736—1850)以后,渐

  • 大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国12等级“大官”中之第三级官名,位在※“太大兄”之下,※“小兄”之上(《新唐书》列为第六级),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此前史书不见其名。

  • 至治

    ①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良年号。946—951,凡6年。 ②元英宗硕德八剌年号。1321—1323年,凡3年。

  • 马忠效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

  •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