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必兰纳失里

必兰纳失里

?—1332

元朝官员、佛经翻译家。又作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畏兀儿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汉、藏等多族语。研习藏经,博识多才。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成宗出家,改赐是名。仁宗皇庆(1312—1313)中,奉诏译梵文佛经。延祐(1314—1320)间,赐银印,封光禄大夫。译进诸国朝贡表文,深得仁宗赏识,授开府仪同三司兼领功德使司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赐金印,特授“沙津爱护持”(意为“总统”),兼诸国引进使。文宗至顺二年(1331),加号“普觉圆明广照弘辩三藏国师”。次年,与安西王子月鲁帖木儿等谋叛,坐诛。被抄没之人畜、土田、金银货贝、邸舍、书画器玩及妇人七宝奁具,价值巨万。曾将汉文《楞严经》、梵文《大乘庄严宝度经》、《乾陀般若经》、《大涅槃经》、《称赞大乘功德经》、藏文《不思议禅观经》译为蒙文。又将僧俗法规编纂成书,部分内容收于明末库图克图重编之《十善白史》中。

猜你喜欢

  • 伊赫·和硕特碑

    见“阙利啜碑”(2386页)。

  • 保安令

    保安族传统民歌。又称保安花儿、脚户令。流行于积石山保安族地区。约源于清代。多在节庆时演唱,演唱时,除用汉语外,衬词、借词中也用本民族语言,以及撒拉语、藏语等。节奏自由奔放,带有颤音,由低转高,婉转动人

  • 萨迦巴·格西

    甘南第二大寺卓尼寺之创建者。全称萨迦巴格西·希日益西。元时西藏萨迦派僧人。精通经典。元帝师八思巴(罗追坚赞)随萨班赴内地途经卓尼时,喜见该地风景地势奇佳,倡言在该地建一大寺,并作建寺树塔安排,命其留此

  • 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二年(1724)立于北京孔庙。碑文记述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于雍正元年煽动青海西宁僧俗大众抗清,清廷命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兵平叛的经过。对研究该历史事件有一定参考价值。

  • 长宁堡

    古城堡名。位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乡。西汉始置,原名安宁堡,后改此名,取“长久安宁”之意。东汉建安年间(196—220),设长宁县。明代于此筑一土墩,作为传递朝廷公文信件交接点。清乾隆元年(1

  • 沙里布

    ?—1658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崇德元年(1636),率173人从察哈尔归清,编为牛录,领之。累立战功,升至固山额真。顺治十五年(1658),从征明桂王朱由榔至湖广常德府,败明左将军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剌答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首领官着肖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金织纻丝袭衣、靴袜等。到天顺八年(1464),首领坚东贡方物,赐其彩缎、衣、茶等物。此后,与明

  • 郎卡

    清代四川大金川土司。藏族。土司莎罗奔兄子。莎罗奔死后,代主土司事。乾隆二十三年(1758),暗结革什咱头人及小金川僧格桑围攻革什咱土司官寨,并逐土司。二十七年( (1762)正式承袭土司。袭职后,屡侵

  • 朗通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亦称朗东。得名于江孜家族庄园附近一似大象的悬崖。《桑耶寺志》及《五世班禅传》关于该家族成员虽提及有第巴朗东乃,孜索朗通巴、江孜朗通巴等,但在西藏政教两界中均无其影响。光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