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失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作呼济河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300里有呼济河。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作呼济河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300里有呼济河。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秃剌思。居地在巴儿忽津隘,与巴儿忽、火里等部相毗邻。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赤招降。
清地名。位于今辽宁省锦州市境。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今锦州市。时辖域东西230里,南北75里,即东抵广宁县,西接宁远,南至海,北邻义县。汉属辽西郡徒河县地。晋代前燕慕容皝置西乐县。辽置永乐县,为
见“辉特南旗”(2201页)。
1910—?革命英雄。畲族。江西兴国县人,改名李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县东固革命根据地任交通、联络和情报工作。1928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第七纵队。后被组织派到南京、上海
吐蕃奴隶社会中属民的称谓之一。在敦煌吐蕃古藏文文书中多有记载,为藏文“果纳”的义译。系对贵族以外的属民或平民,包括奴隶的统称。被视为赞普王族的臣仆,与吐蕃统治者集团成为吐蕃社会中对立的两大阶级。唐末奴
参见“巴延阿布该阿玉什”(420页)。
见“花剌子模”(999页)。
清代八旗组织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俗称满洲八旗。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满族社会原有的牛录组织加以改组扩大,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
阿古柏反动政权军官。一译阿奇木汗、阿奇木汗条勒。维吾尔族。卡提条勒(迈买的明)和卓之子。自幼与父避居浩罕。后随阿古柏至南疆。曾先后被委为阿克苏、吐鲁番阿奇木。光绪三年(1877),以清军进剿,走托克逊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记载,夏历正月第一个“卯日为兔日。缫绵丝谓之兔丝,佩而禳灾”。俗以为用“绵丝”纺线织出的布做衣服,可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