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木鼓
旧时云南西盟地区一带佤族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当地群众认为木鼓能通神,是众人崇拜的对象。用长约两米的粗大树干挖空而成。每年二月各个村寨都进行制作木鼓,由一户或二三户主动提出,担负出牛、酒等祭品。由青壮年男子上山砍伐大树,截下一段树干,用藤条拴好,在巫师的指挥下拉回村寨,路远的需二三天才能拉回来,故名。制鼓圆木拉进村寨后,得进行剽牛举祭,人们边喝酒边唱歌跳舞,非常热闹。木鼓制成后安放在木鼓房中,过去得猎人头供奉。平常不能乱敲,只遇有较大的宗教活动或军事行动才鸣鼓聚众。
旧时云南西盟地区一带佤族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当地群众认为木鼓能通神,是众人崇拜的对象。用长约两米的粗大树干挖空而成。每年二月各个村寨都进行制作木鼓,由一户或二三户主动提出,担负出牛、酒等祭品。由青壮年男子上山砍伐大树,截下一段树干,用藤条拴好,在巫师的指挥下拉回村寨,路远的需二三天才能拉回来,故名。制鼓圆木拉进村寨后,得进行剽牛举祭,人们边喝酒边唱歌跳舞,非常热闹。木鼓制成后安放在木鼓房中,过去得猎人头供奉。平常不能乱敲,只遇有较大的宗教活动或军事行动才鸣鼓聚众。
?——1634后金将领。满族,佟佳氏。又书巴笃礼。后金天命(1616——1626)初,与弟蒙阿图率众归附努尔哈赤,编组2牛录(汉译佐领),隶正白旗满洲。因才出众,封扎尔固齐(汉译都堂),屡立战功,晋游
唐贞观年间(627—649)太常乐工。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人。妙解琵琶,作胜蛮奴、火凤、倾杯乐三曲,声度清美,深受太宗喜爱。高宗(649—683年在位)末,其技逐盛。又为五弦琵琶名手,始用手弹(原以
高山语音译。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听差。亦称“猫踏”、“咬叮”等。各村社均有设置,均由未婚少年充任,听候通事、土目差遣。主要负责传递“番社”与官府之间或“番社”之闾来往公文,“凡传递文书,两手系铃摇之,其
古碑。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西12公里江边乡一碗水村西侧。为通往勐野井盐矿和普洱县的旧驿道。碑系细砂石制,高97厘米,宽52厘米,碑文约563字,立于嘉庆十六年(1881)秋。字迹损坏颇大。碑
清末新疆地方官员。原为游牧于帕米尔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千户长。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将帕米尔地区的军政中心由郎库里移至木尔加木后,与千户长沙依木伯克一起被任命为当地行政长官,管辖喀拉库里、郎库里、木
见“考郎兀卫”(686页)。
?—990首次见于史籍的南丹州土官。今广西南丹人。壮族。北宋开宝七年(974),北宋刚刚统一岭南,即遣使要求内附,自称刺史。九年,复进贡于宋,求赐牌印,宋刻印予之,太平兴国五年(980),又贡银百两。
宋代少数民族名。与临洮土羌接,唐代为曲、播等12州地(今贵州遵义至云南昭通一带)。俗椎髻、披毡、佩刀,居必栏棚,不喜耕稼,多畜牧。其人精悍善战斗,自马湖、南广诸族皆畏之。与※董蛮、南广蛮合称叙州(今四
蒙古语音译。《元朝秘史》释为“科敛”,即捐税。蒙古国建立前,一些部已有赋税,牧民每年纳牲畜若干头于那颜,1206年建国后,分别由千户、百户层层征纳。怯薛(禁卫军)之马匹及应用物品、诸王驸马聚会时所需,
书名。《千顷堂书目》谓是金明昌六年(1195)礼部尚书张玮等所进。凡40卷。今传本缺12至17、26、32等卷,10、11、18、19、27等卷,亦有缺失。是书载金初至金世宗大定27年(1187)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