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斯噶勒
清初将领。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札萨克图郡王※布达齐长子。初授一等台吉。天聪五年(1631),从攻明大凌河。九年(1635),从收察哈尔部众。崇德元年(1636),赐号卓哩克图。三年(1638),从征明,下山东。六年(1641),随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败明总兵洪承畴援兵。顺治二年(1645),袭札萨克多罗札萨克图郡王。三年,随豫亲王多铎进击苏尼特部腾机思。
清初将领。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札萨克图郡王※布达齐长子。初授一等台吉。天聪五年(1631),从攻明大凌河。九年(1635),从收察哈尔部众。崇德元年(1636),赐号卓哩克图。三年(1638),从征明,下山东。六年(1641),随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败明总兵洪承畴援兵。顺治二年(1645),袭札萨克多罗札萨克图郡王。三年,随豫亲王多铎进击苏尼特部腾机思。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马麒统率之兵。清末,马麒由旗官升任副将衔循化营参将,为扩充势力,以循化营兵丁为骨干,大量招募循化、化隆两地的撒拉人当兵,因他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故称其兵为“宁海军”。
?—1789清朝大臣。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圣祖玄烨赐其曾祖六库郎中都图姓石。乾隆二年(1737)进士。十四年(1749),累官侍读。次年,条奏学政事宜3条。十五年,调山东学政,擢翰林院侍讲
①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又译作可可出大、库格珠特、库克齐图、克石炭等,亦称打来罕(打来汉)。孛儿只斤氏。※卜赤汗第五子(一作次子),※图们汗叔父。苏尼特部始祖。游牧于舍喇母林(今西拉木伦河)和哈喇
见“萧塔不烟”(2002页)。
契丹族敬祭的祖神。据《辽史》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今西喇木伦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8子。其后族属渐盛,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金末,有蒲鲜万奴者,任金辽东宣抚使,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建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历史上亦称东真国),1233年为蒙古汗国所亡。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宣德二年(1427),其族弘济大国师吒思巴儿监藏因随官军征安定功,明廷赐其四品银印及诰命。六年(1431),因其族原住野马川之首领果若儿等率百姓800帐,于永乐间逃往甘州(今
西南古族群名。包括松外蛮、河蛮等部。“松外”为古城名(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泛指唐初居于今盐源以南至云南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成分主要为白蛮和乌蛮。据《通典》、《新唐书》等书引录《西洱河风土记》云:该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