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枝水”(1577页)。
山名。简称小相岭。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汉源县大渡河南至喜德县之间。最高峰名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越西河与安宁河的分水岭。据近人考:邛部土司、暖带密土司、田坝土司,均以小相岭的“岭”字为姓
石刻碑文集。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一册,收碑文1500余篇。内容包括南朝宋到元代见于出土的地券以及刻于各岩洞石壁上的摩崖碑或石碑文记,其中不少涉及广西少数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如唐《韩云卿平蛮颂》记述
藏族部落名。阿里克又作阿力克、阿柔。在青海省海北部祁连县大通河北,东界门源,西南接蒙古默勒郡王旗牧地,北邻甘肃民乐县。牧地包括今祁连县峨情、草达坂、野牛沟及默勒等乡。原驻牧曲什安河流域,即今海南兴海县
准噶尔地名。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所在地。以地有河流环抱,故名。清初以前,向为准噶尔驻牧地。因为巴里坤西通乌鲁木齐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拟出兵征伊犁时驻营于此。以地广宜耕牧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皮靴。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以牛皮制成。用料因人而异,台吉多用红香牛皮,中嵌鹿皮,饰以文绣。宰桑也用红香牛皮,但不嵌鹿皮,也不饰文绣。普通牧民穿皮履,或黑或黄,不敢用红色。妇女靴履与男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弹拨乐器。即三弦弹拨琴。据传,乃古柯尔克孜语“考奥吾孜”(意为“美丽的乐器”)的音变。琴身以红松等木制成,琴腹呈椭圆形,颈细而长,包括弦柱、指板、共鸣板及箱、码等部分,以羊肠丝或马尾丝
1792—1841清代著名学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又名巩祚、易简、自暹、字璱人,一字爱吾、伯定,号定庵。幼即聪颖过人,并从外祖父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习小学、说文。嘉庆二十三年(1818),应浙江乡试
由长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宗法制的完善而确立。其目的在于解决统治阶级家族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分配,避免相互残杀和纷争。商、周两朝宗法之要义即区别嫡庶和长幼。皇后或元配夫
我国德昂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德昂族有15426人(1990),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潞西、镇康、保山、瑞丽、陇川、梁河、盈江和永德等县。国内与它相近的语言有佤语、布朗语、克木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