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摩罗札嗄图

摩罗札嗄图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时在蒙古娶的妃子。东蒙古阿苏特部领主※阿里玛丞相(阿鲁台子,《蒙古黄金史》作永谢布的额森撒米)之女。据蒙文史籍记载,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明英宗,交与阿里玛照管,遂以其配与英宗,并生一子称朱泰萨(一作大哥子)。英宗南归后母子留在蒙古,朱泰萨成了阿苏特部女塔勒拜之婿。英宗等归后避不谈此事,故汉文史料无载。

猜你喜欢

  • 秃别干

    即“土别兀惕”(69页)。

  • 喀克都里

    ?—1634后金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那木都鲁氏,以地为氏。康果礼之弟。率众归附,初授三等总兵官。太宗皇太极即位,居八大臣之列。天聪元年(1627),随太宗征朝鲜。三年,攻克明遵化城,晋二等总兵官,赐号

  • 马湖土知府

    明代四川彝族土官名。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元迁唐、宋以来彝族先民集结之马湖部(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小凉山)置马湖路,命其豪酋为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总管安济归附,改授世袭马湖土知府(治今

  • 涿涂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涿邪山。位于今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一带。为军事要冲,汉与匈奴屡战于此。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遣因杆将军公孙敖、强弩都尉路博德会于该地,击匈奴,无获而还。东汉明帝永

  • 扎铁匠

    ?—1727清代云南威远、镇沅各族反清斗争首领。威远拉祜族。雍正三年和四年(1725、1726)清改威远土州(今景谷)、镇沅土府(今镇沅)为流官,以刘宏度为威沅州同知,后调升镇沅府同知。刘借没收傣族私

  • 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

  • 北部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4世纪末5世纪前期,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屡征漠北,将敕勒(高车)迁入今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居住在六镇(武川、怀朔、沃野、柔玄、怀荒、抚冥或谓御夷)稍北、漠南一带的敕勒部落,称北部敕勒。

  • 踏犁共耕队

    旧时壮族民间传统共耕组织。流行于桂西北、桂西等地。每年春正月至三月间,各村寨的年轻妇女和姑娘们便自动组织起来,自带踏犁和午饭,约定轮流到各家地里干活,直到把每个队员的地犁完为止。自愿结合,不带强迫性质

  • 敦敦河卫

    见“镇真河卫”(2511页)。

  • 拓跋弘

    454—476北魏皇帝。465—471年在位。又称第豆胤、万民。鲜卑拓跋氏。文成帝※拓跋濬长子,为李贵人所生。文成帝太安二年(456),立为皇太子。和平六年(465)五月,即帝位。年幼,侍中乙浑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