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拉族

撒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意为“领兵官”,一说部族名。元称撒剌、撒剌儿,明称沙剌、沙剌族,清称萨拉、萨拉尔、撒喇以及循回、撒拉回等,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人口87 697人(1990年)。操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兼通汉语,使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内部又有老教、新教之分。由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入循化地区的撒鲁尔人(一说为土库曼人)与周围蒙、藏、回、汉等族长期交往融合而成。其先祖属色目人,元代及明初,首领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世袭百户”和副千户,明清王朝在其地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八年(1730)置循化营,派兵驻守。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置循化厅。四十六年(1781),与回、东乡、汉等民族掀起苏四十三起义,以后又于同治年间(1862—1874)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多次进行反清斗争。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和园艺业。解放前封建地主经济与地方官僚资本相结合,在撒拉族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其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实行土葬。通行一夫一妻制,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民间口头文学发达,有丰富多彩的说唱艺术,尤以撒拉曲著名。妇女工刺绣,精绣的各种图案和百花异鸟,栩栩如生。

猜你喜欢

  • 达鲁古

    见“达卢骨部”(731页)。

  • 永宁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永宁河西。洪武十六年(138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员。十九年革,分置雅州、碉门两茶马司。主要同大、小金川及康定等地少数民族贸易。易法,与河州茶马司相似。

  • 炒米

    蒙古、鄂温克等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农业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就以此为军队的行粮,将米干炒或煮熟晾干再炒,食时用水调和。随着各族经济文化交流,被游牧、狩猎民族广泛采用。蒙古炒米多用糜米干炒,贮入容

  • 李紫琮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李子琮。白族。大理人。事大理国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任“天驷爽彦贲”(大理国清平官之一)。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进奉使,与副

  • 梁弥黄

    宕昌羌国王族。※梁弥忽之子。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受父遣,使魏,奉表求内附,魏赐爵甘松侯。

  • 堆龙德庆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上部极乐地”。亦作朵陇、策堆德、策德清、蔡德溪、蔡德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境内有拉萨河、堆龙河。地属拉萨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1960年与东嘎、柳梧等合并改为堆龙德庆

  • 朝霞帽

    吐蕃赞普所戴之冠。系一种用红色软巾结成的帽冠,为赞普所专用。长庆元年(821),唐会盟使刘元鼎赴逻娑(今拉萨)会盟。亲见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服饰:“身披素褐,结朝霞冒(帽)首”。又敦煌石窟壁画“吐蕃王子供

  • 应天

    ①大圣燕王史思明年号。759年正月至四月。②西夏襄宗李安全年号。1206—1209年,凡4年。

  • 察尔图山卫

    见“察剌秃山卫”(2477页)、“者剌秃卫”(1349页)。

  • 庵罗

    突厥汗国可汗。又作庵罗。阿史那氏。※佗钵可汗子。隋开皇元年(581),父临终遗言传位于其兄木杆可汗子大逻便。因大逻便母出身微贱,部内不服,而庵罗母尊,素为部众敬重。纷乱中,统领汗国东部地区的摄图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