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赐广惠寺碑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十年(1732)广惠寺(原称郭莽寺)建成时立。寺在青海大通县境内。碑文记述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该寺喇嘛煽动远近部落聚兵附逆,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过程中,该寺被毁。十年(1732)青海政局稳定,为振兴黄教并便于进内地的人往来休憩,遣官重建该寺,规模复旧,易名“广惠寺”,特撰文立碑,以纪其事。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十年(1732)广惠寺(原称郭莽寺)建成时立。寺在青海大通县境内。碑文记述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该寺喇嘛煽动远近部落聚兵附逆,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过程中,该寺被毁。十年(1732)青海政局稳定,为振兴黄教并便于进内地的人往来休憩,遣官重建该寺,规模复旧,易名“广惠寺”,特撰文立碑,以纪其事。
唐代葛僚人暴动首领。戎州泸州(今四川泸州、宜宾一带)人。葛僚族(今仡佬族先民)。大中十三年(859),因官吏贪婪,民不聊生,葛僚族人民怨恨,起而暴动,拥其为王。攻城池,杀官吏。后遭刺史刘成师诱降,部众
明朝为巩固北部边防,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建立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事重镇,合称为九边。每镇卫所均有驿道相通,并置驿站,构成网络,以与中央联系。洪武四年(1371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时在氐族聚居区置。为※十三氐道之一。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时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白水江上游,四川南坪县境,也即甘肃文县之西。三国蜀时废(一说西晋时并入阴平县)。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兀讷忽臣”。“兀奴忽”意为“马驹”,“赤”意为“司事人”,《元朝秘史》释为“放乳马的”,即专门掌管放牧马驹者。蒙古俗,马驹与牝马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马湩。据《元史·兵志
明代“野人女真”的一支。又作苦兀。唐称窟说、元曰骨嵬,后作库页、库野等。居库页岛塔他玛山西麓、郭多和河、博和毕河、音格绳河、塔塔玛河、德必河、萨哈林、如烈河、楚克津河诸河流域。明代隶奴儿干都司囊哈儿卫
藏语音译,即牛皮船。藏族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用坚韧木料做船骨架,外蒙数张牛皮缝制而成的皮革,即成。皮船浸水后柔软、不怕礁石撞击,不受河道深浅限制,轻便易行。船夫称其为“果巴”或“果堪”。每船小者可坐三
见“佛阿拉”(1096页)。
约1484—1519明代东蒙古右翼济农(亲王)。一译伯尔色博罗特,明人称之为阿着或阿著,号赛音阿拉克,汉文简译作赛那剌、諰阿郎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三子,※满都海哈屯生。早年在蒙古右翼满官嗔部,由
东北古族名。北魏登国三年(388)始见其名,隋省“库莫”,单称“奚”。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后裔(一说源于匈奴)。东晋时,宇文部为慕容皝所破,遗民逃匿“松漠之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时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统军※仁多㖫丁子。官御史中丞。父死,侄仁多保忠代统军职。以其职虽高而不领兵权,尝请于梁太后请领统军,不许,心中怀怨。永安元年(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