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斯氏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太和年间(477—499)随孝文帝南迁洛阳。一说即是《隋书·铁勒传》中之斛薛氏。见于史籍者有北魏司空斛斯椿,北齐刺史斛斯显、侍中斛斯文略、舍人斛斯庆,北周有太常卿斛斯征、开府斛斯琏,隋有将军斛斯万善、兵部侍郎斛斯政,唐有斛斯师德等。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太和年间(477—499)随孝文帝南迁洛阳。一说即是《隋书·铁勒传》中之斛薛氏。见于史籍者有北魏司空斛斯椿,北齐刺史斛斯显、侍中斛斯文略、舍人斛斯庆,北周有太常卿斛斯征、开府斛斯琏,隋有将军斛斯万善、兵部侍郎斛斯政,唐有斛斯师德等。
金代谋克名,在蒲与路之北3千余里,即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是金代北面最远的地方。
504—570西魏、北周大将。字成兴。代人,鲜卑达奚氏。北魏怀荒镇将达奚眷孙,汧城镇将达奚长之子。善骑射,为贺拔岳所重,以别将从征关右。寻以战功拜羽林监、子都督。永熙三年(534),岳被杀后,附宇文泰
云南傈僳族对相邻的普米族的称呼。参见“普米族”(2291页)。
见“马湩” (159页)。
书名。清王仁俊撰。1卷。本书辑录史籍记载的西夏书目,分部列出,所收皆存目,原书已佚者。本书收入王氏《辽文萃》中,有光绪三十年(1904)铅印线装本。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弘吉刺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次子弘里兀惕,以人名为部名。据拉施特《史集》载,该部亦出自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为※都儿鲁斤蒙古诸部之一。
藏语音译。旧时藏族地区寺院“译仓”主持者的称谓。系终身职,由寺院大活佛委任本人的兄弟或近亲充当,不经选举考试。掌管寺院行政与经济大权,管辖下属寺院,可派代表到部落办事。兼管司法、监狱。地位仅次于活佛,
白族传统民歌短调。或称白曲。以白语演唱,不同于以汉语演唱的对口山歌。有严谨的格式和韵律。最常见的格式为每首八句,分两个乐段,以“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形式组成,即头一句为3个音节,二、三、五、六、七句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