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

藏传佛教寺庙。藏语“布达拉”音译。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狮子沟北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祝弘历60寿辰、皇太后钮祜禄氏80寿辰而建。占地22万平方米,规模为承德外八庙之冠。全寺分3部分。前部以汉式建筑为主,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东西山门等构成,建筑对称、规整。中部以白台为主,上建小殿堂,作供佛、钟楼之用。有的安放舍利塔。东罡殿内有各式密宗佛像,西罡殿内有铜镏金吉祥天女象。结构自然严谨,错落有序。后部主体建筑为大红台,高43米,建筑在片麻岩石基上。四周群楼环抱,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台中央为“万法归一”殿。殿顶用镏金铜瓦铺成。殿中供释迦牟尼象,经座后供文殊、普贤除垢障等菩萨。布局灵活而又不失庄严肃穆。庙建成时,适逢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东返,特于庙中安放乾隆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纪其事。

猜你喜欢

  • 黑教

    见“本教”(488页)。

  • 突厥文

    公元7—10世纪古代突厥、回鹘、黠戛斯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过的卢尼文外观十分相似,而且用该种文字书写的碑文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以

  • 阔日布恩出

    赫哲语音译,一作“考日本楚”,意为“狍皮头帽子”。过去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等族猎民狩猎,皆习戴狍头皮帽作伪装,然各族称呼和制作不尽相同。赫哲人的制法:打到狍子后,剥皮时将头皮完整

  • 马哈木

    ?—1416明代初期瓦剌族首领。15世纪初,与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诸部,屡与东蒙古鬼力赤、阿鲁台等作战,争取对整个蒙古的统治权。永乐六年(1408),遣使至明廷贡马,并“请印信封爵”。次年,受明封为

  • 都尔格齐诺颜

    见“昆都伦乌巴什”(1410页)。

  • 撒礼塔

    ?—1232蒙古国将领。又译撒里塔、撒里答、撒里台。初任火儿赤(佩弓矢侍从),故又称撒礼塔火儿赤。太宗元年(1229),与吾也而、王荣祖征辽东,破盖州、宣城、石城等10余城。三年,以高丽杀蒙古使者,受

  • 北魏献皇帝

    见“拓跋邻”(1356页)。

  • 信苴俊

    即“段俊”(1694页)。

  • 石抹老斡

    见“石抹仲温”(455页)。

  • 陇寿

    ?—1525明代四川芒部土官。彝族。初为土舍,因原土知府绝嗣,作为亲支应袭,与庶弟陇政及兄妻支禄争权,仇杀不已。为芒部僰蛮首领阿又磉所乘,倡乱流劫,直至正德十五年(1520)始平。时奉镇巡官命护印。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