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必

木必

云南怒江傈僳族荞氏族木必家族首领。十六七世纪,在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氏指挥下,率众与西藏统治集团争夺中甸、维西、宁蒗的统治权。因在斗争中连续取胜,傈僳族尊称其为“括木必扒”,即荞氏族的木必。后因丽江地区发生战乱遂带领本家族越过碧罗雪山,进抵怒江。成为傈僳族历史上第一次迁入怒江的家族之一,并成为怒江地区的大首领之一,统领怒江所属知子罗(今碧江)以南地区,从此傈僳族氏族组织开始解体,并渐与当地民族融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原始公有制及家族血缘的牵制,所占有土地仍在家族公社关系的掩护下,实行共耕。因其曾率众除自然之害,击败麓川农奴主割据势力,备受民众敬仰,成为本族英雄人物。有7个妻子,3个是怒族,2个是傈僳族,1个是白族,1个是纳西族。有5个儿子,顺次为括第、括此、括尼、括生、括哈。据说,从长子十传至括吉欧(1956年),共400余年,表明傈僳族进入怒江地区已有400余年历史。后代分布很广,成为怒江地区的大家族。

猜你喜欢

  • 匹娄氏

    吐谷浑氏族、部落名。以部为氏。原为鲜卑的一支。晋太康年间(280—289)随吐谷浑西迁今甘肃、青海一带,居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政权中,亦有匹娄氏,为内入九十

  • 马新贻

    ?—1870清朝大臣。字谷山。山东菏泽人。回族。道光二十七年(1897)进士,安徽建平知县,署合肥,吏事练达,以勤明称,精力过人。咸、同年间参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同治三年(1864),任浙江

  • 晋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原名《新晋书》,南齐臧荣绪《晋书》等佚后用今名。唐房玄龄(579648)等监修,令孤德棻(583—666)等撰。130卷。贞观二十二年(648)成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

  • 夙繇

    见“仇由”(320页)。

  • 李珣

    五代时文学家、医学家。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唐末其先人经商入蜀,定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善诗词,著有《琼瑶集》,己佚。《全唐诗》收录其诗54首。《花间集》收录37首。《全五代词》收录3首。其诗

  • 谙达

    ①见“安答”(905页)。 ②见“俺答汗”(1884页)。

  • 宾州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域东西430里,南北260里。东界方正县,西接阿城县,南连五常府,北邻黑龙江巴彦州。隋为安车骨靺鞨地。唐属渤海鄚颉府高州。辽

  • 噶珊

    即“嘎山”(2448页)。

  • 兴定宝泉

    见“交钞”(875页)。

  • 牡丹社事件

    18世纪70年代中叶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高山族地区武装入侵事件。同治十年(1871) 12月,琉球船只于台湾南部北瑶湾触礁,船员登岸后被牡丹社高山族人所误杀。琉球当时为中国属地,日本帝国主义者却声称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