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札萨克旗

札萨克旗

清代所设游牧旗之中的主要一种。清廷对蒙古的统治体制是: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和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实行王公(封爵)制度、札萨克制度和盟旗制度;内属蒙古实行总管旗制度;此外由于对藏传佛教的特殊政策而产生喇嘛旗。除八旗蒙古这一清朝世仆外,其游牧旗可分为三种:即札萨克旗、总管旗及喇嘛旗。中以札萨克旗为最多。自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蒙古各部归附清朝过程中,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在蒙古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札萨克旗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综清前期,于内外蒙古、青海与西北蒙古以及回部(维吾尔)之哈密、吐鲁番此二处之间,共设有200个札萨克旗。于蒙古,每部或编为一旗,或多达20余旗不等。直隶理藩院。内蒙古49旗原属旧藩,清人俗称“内札萨克”;其余蒙古149旗则称“外札萨克”。援※“内八旗”之制,敷设其官弁:普设札萨克之职以掌旗,即旗长,由清政府于各旗内王公中任命,给予一定的自主自治权,属※世职之一(“公中札萨克”除外)。置协理台吉为副手,下设管旗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诸员及领催、什长诸人以治理。旗际间互不统属,各统以驻扎之将军、办事大臣等。除地处偏僻的孤旗之外,则以其邻近数旗、同部或同翼的旗分,各建立3年一次的会盟之制,由清政府任命盟内各旗中的札萨克1人兼摄盟长,充会盟召集、主持人。外札萨克蒙古各盟长无兵权。内札萨克蒙古各盟不设副将军。副将军,该置者每盟置1员,以稽察盟内各旗军容、器械等,授之纛(多用正黄、正白旗)。遇征兵,从者由清政府资以粮饷;平时,其生计悉由各旗自理。

猜你喜欢

  • 柳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富善

    ?—170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额驸扬古利曾孙。一等公爱星阿之子。康熙三年(1664),袭一等公爵。十九年(1680),授领侍卫内大臣。三十五年(1696),从康熙帝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

  • 叶悖麻

    ?—1084西夏军事首领,党项族。惠宗时官统军。大安八年(1082)九月,宋夏永乐之战,与副统军咩讹埋等以六监军司兵30万屯泾原北以待宋军。闻宋永乐城工兴,遣兵数千渡无定河,旋退兵,以迷惑宋将徐禧,使

  • 毛难

    毛南族旧称。又作“冒南”。起源于宋以后的地名或族名“茅滩”、“茆滩”、“茅难”。分布于庆远府恩恩县(今广西环江)。无文字,操毛南语。信仰多神。以农耕为主。是毛南族的直接祖先。参见“毛南族”(360页)

  • 爱必达

    ?—177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曾孙。世居长白山。乾隆九年(1744),由吏部郎中署江西布政使,历官贵州布政使,山西、陕西、浙江、云南巡抚,云贵、湖广总督。二十八年(17

  • 阿史那结社率

    ?—639唐代东突厥汗族。又作阿史那结社尔,亦单称结社率、结射率。阿史那氏。※始毕可汗子,※突利可汗什钵苾弟。唐贞观三年(629)十二月,随突利可汗附唐,任中郎将。因诬告突利谋反,为太宗所轻,久不进秩

  • 抚清之战

    指明清间抚顺之战与清河之战。天命三年(1618),后金与明廷关系破裂。四月三日,努尔哈赤誓师申纪,发布“七大恨”,率兵2万进军抚顺。十五日,克抚顺、东州、马根丹3城,降官兵千员,台堡500余座,人、畜

  • 图鲁博罗特

    1482—?明代蒙古贵族。又译铁力摆户、图鲁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长子,※满都海哈屯生。已娶妻生子,蒙汉文史籍均未载其事迹。达延汗在位(1480—1517)时去世,未继承汗位。按蒙古长子继承制传

  • 芮芮国师

    见“柔然国师”(1781页)。

  • 赵煜

    ?—1727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枢勷子。幼年丧父,由其叔※赵枢赞代掌土司事务。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临洮卫指挥使职,管理土司事务。雍正五年(1727)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