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仁孝

李仁孝

1124—1193

西夏第五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崇宗李乾顺长子,母曹氏。夏大德五年(1139) 16岁即位,时夏国发生饥荒、地震灾害及哆讹领导的蕃部大起义。因纳群臣建议,立赈济法,令各州赈济灾民,减免租税;遣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镇压了哆讹等部族起义。采取若干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又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所有制关系亦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夏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天盛十年(1158)始立通济监铸钱。又逐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改定官制,各州设州主、通判、正听、都案等职。参照宋朝律令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新法》等法律典籍。令乐官李元儒重修乐书,赐名《鼎新律》。人庆元年(1144)六月,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学员增至3千人。又在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吸收宗室子弟入学。二年七月,建大汉太学,亲临学校释奠。三年(1146)三月,尊孔子为文宣帝。四年八月,立唱名法,策试举人;又设童子科。五年(1148),复建内学,选派名儒主持讲学。天盛十三年(1161)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修纂夏国实录。任用刚正直言的斡道冲为中书令,擢任国相。在位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十五年(1163)五月,下令大禁奢侈,追封创制西夏文字的大臣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乾祐元年(1170)五月,在金国的支持下粉碎外戚任得敬图谋分割国家的阴谋,诛杀任得敬,灭其族党。在位55年。死后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

猜你喜欢

  • 李志甫

    ?—1340元末畲族起义军首领。一作李至甫、李智甫,又名李胜。畲族,福建南胜(今南靖县)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六月,与汉族黄二使领导畲、汉人民起义军,向漳州进攻。广东刘虎子率众在潮州响应,起义

  • 贡差

    藏语音译,意为“人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很少的※差巴(支差的人),又缺少劳力,支不起乌拉差役者,降为支此种差役,专门出人役,终年自带口粮,无偿为土

  • 承德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东北山麓寺庙群总称。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陆续修建。原有寺庙12座。即※溥仁寺、※溥善寺(已不存)、※普乐寺、安远庙(伊犁庙)、广缘寺(已不存)、※普宁寺、普佑

  • 主隅

    古地域名。亦作竹隅、竺隅。属古门隅的一部份。位于今不丹境内扎西岗一带。13世纪,藏传佛教主巴噶举派于此传教兴寺,遂成为该教派的势力范围,故名。西藏墨脱县自称主巴的门巴族先民曾在此定居。

  • 雅隆觉阿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五世孙赤琼前往雅隆(今西藏山南)秦昂达则城,繁衍生息,发展势力。传至其孙玉赞时,逐以雅隆为政治中心,据地称王,史称雅觉阿王系。入元后,王族中成员或投元附萨迦派,或依附帕竹主巴势力

  • 帖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帖鲁为※遥里部下之一石烈。

  • 协邦木

    藏语音译。※封地文书(萨兴噶登)之一种。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由达赖喇嘛或摄政盖印颁发的、写明某地或某领主产权及应负担和应减免差役、租赋的文诰。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 恩榜

    科举时代经皇帝恩准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得以中式者的录取公告。宋、金皆有此制。此种考试因在正科之外,又称“恩科”。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勒令,凡5次参加御试进士考试不录者,可向皇帝奏名考试,以文章高下

  • 高氏夫人

    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嫡妻、白族女诗人。出身于大理旧贵族高氏。知书识理,工诗文。早年助段功治理大理。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段功奉梁王召请,率大理军出击红巾军,夫

  • 茅冈长官司

    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正统(1436—1449)中置。治所即今湖南大庸县西北茅冈。清顺治四年(1647),长官覃荫祚归附,仍授原职,颁给印信,住牧茅冈。雍正十二年(1734),长官覃纯一被迫纳土,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