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楷固

李楷固

唐代契丹部落首领。出自大贺氏族。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因不堪受唐地方官员侵侮,怨营州都督赵文翙(一作赵翙)视契丹酋长如奴仆,对契丹灾馑不加赈给,随松漠都督府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起兵,杀赵,占据营州(今辽宁朝阳),旬日,兵至数万,为尽忠委以别帅。善使飞索套人,“百无一漏”(《朝野佥载》卷6)。是年八月,大败唐左鹰扬卫将军曹红师等28将于西硖石黄獐谷(今河北卢龙、昌黎之间),以飞索套擒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获大功。翌年六月,遭突厥袭击,新城失陷,军心动摇,奚族兵叛离,受唐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和奚族兵前后夹击,遭惨败,降唐。因战中有勇名,获唐魏州刺史狄仁杰保奏,得武则天赦免,受左玉钤卫将军,奉旨率兵追击契丹未降之众。又因靺鞨酋长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不从唐封,聚众东走,图据太白山(今长白山)、奥娄河(今牡丹江)谋求发展,受命追击、斩杀乞四比羽,继与乞乞仲象子大祚荣战于天门岭,失利,只身遁归。因讨伐反唐契丹余众有功,获武则天欢心,于久视元年(700)七月,献俘含枢殿,拜左玉钤卫大将军,赐姓武,封燕国公。

猜你喜欢

  • 四郎工噶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光绪十八年(1892),充当东科尔。次年升任七品噶厦小仲译。二十五年(1899),升六品仁木营官。三十年(1904),晋升五品昔孜营官。谙熟营务,干练有为。三十三年(1907)

  • 难兜

    西域古国名(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5000,口31000,兵8000。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居民从事农业,种植葡萄诸果。地出铜、铁、银。能作兵器

  • 带方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建安(196—220)中,公孙康(一作公孙度)分乐浪郡屯有县(治所在朝鲜黄海道黄州)以南带方等7县置。因地处带水(今朝鲜载宁江,亦曰月塘江)流域而得名。治带方县(故址今一般认为在黄海道

  • 翟梨里

    约1674—175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翟里力、翟黎里。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原籍叶尔羌(今莎车)。出身贫苦。年青时就创作了许多诗歌,被编成《翟梨里诗集》。信仰伊禅教派,曾到阿图什萨图克麻札度过

  • 后晋睿宗

    见“石翌”(447页)。

  • 扎西康赛

    见“锵清”(2452页)。

  • 幢帅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军职。北魏以军、幢为军事编制,柔然可汗社仑效法魏制,于北魏天兴五年(402)建立军、幢制度,“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军将听命于可汗,幢帅由军将率领,并配有严格的

  • 上六工土司

    清代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设置。撒位族人※韩炳受封为土千户,驻街子,管辖青海循化城(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部※上六工,故名。主要管理撒拉“四房”。参见“四房五族”(555页)。

  • 抛乌根

    布朗语音译,意为“村寨头人会议”。又称“爹妈会”。村寨在分配土地、接纳新成员或举行宗教祭祀等重要事务前,先由头人开会商议,提出处理意见或作出决定,然后召开全村寨群众会议通过。

  • 十七条协议

    全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因共有17项条款,故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的4名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5名全权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