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花江

松花江

水名。中国大河之一,亦为黑龙江最大支流。今吉林省扶余县以上流段,又曰第二松花江,此以下至注入黑龙江处称第一松花江。以其全程或一段流程与嫩江作为一河见于史载的名称有:弱水(汉至晋对第一松花江与嫩江及同江县以下之黑龙江的合称)、难河、那河(“弱水”之异译)、粟末水(为南北朝至唐第二松花江的名称)、混同江或黑龙江(辽金时指今松花江和其注入后之黑龙江)、鸭子河(辽圣宗时对第一松花江西段之称,一说指今吉林市以下之第二松花江,或说为洮儿河)、宋瓦江、浯剌江(一作乌拉江,蒙古人称之,疑以其流经乌拉地方得名)。今名始见于明代。清代亦称“松阿哩乌拉”(满语,“松阿哩”,意为“天”;“乌拉”,“河”之意),时也将松花江及其注入后之黑龙江流段统称为松花江。今松花江发源于中朝边境之白头山天池,全长1840公里。其流域为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五代以前,江以东为肃慎族系诸族区域,江以南和以西为貊族系夫余、高句骊、豆莫娄等族分布区。五代至明末,为女真人渔猎、农耕场所,清代属满族“肇兴”之地范围。

猜你喜欢

  • 镇夷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李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甘州(今甘肃张掖)为此郡。襄宗安全未称帝时曾任镇夷郡王。

  • 碾北卫指挥使司

    明代军卫指挥机构名。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置。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后废,徙西宁卫右千户所于此。

  • 科布多政务总册

    书名。清富俊著。嘉庆四年(1799)成书。不分卷,列城池、官职、外藩、事宜、仓库、军台、卡伦、屯田、游牧、牧厂诸门。史料多取之档册,体例仿《新疆事宜》。是研究科布多地区部落、旗佐、驻防、屯牧配置的珍贵

  • 仆燕水

    辽代河名。亦称仆斡水,渤海时称忽汗水,皆同名异译。即今牡丹江。女真语音译,“仆燕”为“恶疮”之意。金昭祖完颜石鲁在统一女真族各部的过程中曾耀武于青岭(今张广才岭)、白山(今长白山),顺者抚之,逆者讨之

  • 大兜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大兜领部而得名。原居于安阳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东晋太元十六年(391),被西秦乞伏乾归与高平鲜卑破多罗部首领没奕于(时为前秦苻登骠骑将

  • 大日如来佛堂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文成公主庙。在清海玉树县。相传唐文成公主进藏途经此地,令随从大译师智敏主持,由工匠于悬崖上精刻9尊佛像,中为大如来,左右各侍立四尊菩萨。据《大日如来佛记摩崖释》载,大日如来佛像高2.

  •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貉(mo),是“貊”的单称(一说其与“”是两个族称,西周至春秋初才混为一体;或说称“貊”者非同属一族,乃是一种泛称,“貊”才是专指

  • 合兰路

    即“合懒路”(835页)。

  • 扎葛尔卜

    明代乌思藏地名。又译答噶尔。即今西藏达孜。宣德元年(1426)十月,明中央政府升其寨官领占巴、头目昝卜巴俱为都指挥佥事。赐银印、诰命。

  • 西事珥

    书名。广西地方志与民族志。8卷。明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山川、地理交通、物产、人物、政事、军事等。其中卷一记山川、地理;卷二言风土;卷三多时政;卷四、卷五为故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