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

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互相交往中所产生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既有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的一面,又有民族歧视、压迫、掠夺的一面。前者主要发生在各民族人民间,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剥削阶级集团。统治民族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对被统治民族实行民族压迫,因而形成了民族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即列宁所说:“民族压迫政策是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的遗产,地主、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支持这种政策,是为了维护其阶级特权,分化各民族的工人。”(《列宁全集》第24卷第269页)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数朝代汉族统治阶级和元朝的蒙古统治阶级、清朝的满族统治阶级对异民族都是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这种压迫政策表现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的岐视和强制同化,给被压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和伤害,往往激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和暴力斗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不仅对本国内的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同时对其它弱小国家的民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这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经常成为国与国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民族之间的关系成为平等关系。

猜你喜欢

  • 新大王

    高句骊国第八世王伯固的谥号。伯固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继位,汉灵帝光和二年(179)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长春厅

    见“长春府”(368页)。

  • 桑雄部落

    藏族部落名。为“羌日六部”之一。在西藏那曲县境内。“桑雄”藏语音译,意为“广阔平原”。下辖阿巴、托如、玛尔庸、苏尔巴、森巴、扎江、森巴达孜玛、甘丹、赛东9个小部落,故称“桑雄格尔雄古”即“桑雄九部”。

  • 三州辑略

    书名。清嘉庆十三年(1808)和瑛(和宁)撰。全书九卷,约15万字。是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三地通志。因三地唐代分别为伊州、西州、庭州,故名。分疆域、沿革、仓储、户口、赋税、屯田、粮饷、营伍、马政、礼

  • 神䴥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28—431年,凡4年。

  • 高句骊县

    古县名。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置,为玄菟郡所领三县之一。自始元五年(公元前82)起为郡依郭县。西汉时县治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老城附近,境内有辽山(今辽宁清原县东北三通背岭)、辽水(今

  • 早慨

    公元6世纪云南云龙阿昌族酋长。又作早概。酋长猛猎孙。继任酋长后继续与布朗族斗争,杀其酋长底弄,成为云龙地区各部首领。开始制订“铁印券”,规定“无券不得擅立”,又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把部落首领选举制改

  • 比丘邦静根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79号卷子。全卷藏文23行。系对比丘邦静根诉状的审理文书。静根之女奴洒邱子有女3人。静根将其母女4人供养给寺院,作寺户服役,后因这些奴隶又有子女数人,对其

  • 陀酋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书记官,系主将、副将下属。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长毛歌

    畲族长篇叙事诗歌。清同治年间(1862—1874)浙江云和县东坑村畲民蓝三满编唱;清光绪年间(1875—1908)畬族蓝福余笔录整理而成。七言,分22段,长达5000多字。歌词叙述太平洋天国革命时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