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属突厥语族,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回鹘余部。辽、金时散居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因邻近汉地,受汉族、契丹、女真影响,在蒙古各部中经济较为发展,故被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以别于“黑鞑靼”或“生鞑靼”。先为辽朝属部,为辽守卫州塞。辽末,部长床古儿受封为“详稳”。金兴起后,隶属于西北路招讨司,金章宗时,为金朝守卫净州以北边墙。南宋嘉泰三年(1203),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自动归附蒙古,发兵会合蒙古军同攻乃蛮。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本部五千户成为千户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封地。嘉定四年(1211),成吉思汗伐金,充向导。后为木华黎国王所率征金主力之一。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后裔在元代被封为高唐王、鄃王、赵王。领地包括集宁、净州、砂井、德宁等城,设四路,自选官吏治理。世与蒙古皇室联姻,尚公主或诸王女。其人多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景教)。主要经营畜牧业,少数人会种秫穄,被称为“种田白达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