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沐英

沐英

1345—1392

明初将领。又名文英,字文远。回族(一说苗族)。安徽定远人。少孤,为朱元璋抚为义子。从朱姓,洪武元年(1368)复沐姓。年少明敏,剖决无滞。数从朱元璋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18岁时,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从征福建,略崇安,破闵溪十八寨,擒陈友定部将冯谷保。明洪武三年(1370)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同知,在府7年处事果断,深得朱元璋器重。九年(1376),充征西副将军,与邓愈率军讨吐蕃,西略川、藏,因功封西平侯。十一年(1378),拜征西将军,征西番,获胜。十三年(1380)奉命总领陕西兵出塞,略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登贺兰山(今宁夏境),大败北元军,擒其首领脱火赤等。次年,从大将军徐达北伐,克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四部。又拜征南右副将军,同蓝玉、傅友德往征云南,于曲靖大败元梁王军10万之众,擒其平章达里麻,昆明城降,诸属郡皆下。后留镇滇中,设官立卫守之。十七年(1384),平曲靖亦佐之乱。二十年(1387),平定“百夷”思伦发、越州阿资及广西阿赤部,定南中。二十五年(1392)六月病卒。归葬京师(今南京),追封黔宁王,谥昭靖。英沉毅寡言,好贤礼士,爱护士卒。“居常读书不释卷,暇时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在云南任内,简守令、课农桑、广屯田、浚滇池、平水患、通盐井、定贡税、均力役、兴学校,为云南地区的安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英杜

    西藏珞巴族对被保护户的称谓。其因势孤力弱、家境贫困、与异家结仇或逃婚等而投靠有影响的氏族首领或有势力之家。一般需送礼征得保护人同意后方可在保护人住房周边建房定居。以借地或开垦氏族公有地谋生。其为独立经

  • 鄂尔多斯部

    蒙古部名。明代译作“袄儿都司”或“阿尔秃斯”。原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居河套,掌右翼,为鄂尔多斯济农。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于明嘉靖(1522—1566)中继据其地。有子9人分牧而

  • 建昌县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古为辽西郡地,隋、唐时奚、契丹杂居。元属大宁路。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乾隆三年(1738)设塔子沟厅,厅南境为喀喇

  • 格登山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达瓦齐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年(1755)春,清军应内迁准噶尔人民之请,自西、北两路出师征达瓦齐,五月五日抵伊犁。达瓦齐兵败,率众万余奔格登山(今新疆昭苏县境内),结营固守。五月十四日,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石邃

    ?—337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初随父事石勒,以骁勇著称。后赵太和元年(328),以左卫将军从石勒攻前赵主刘曜于洛阳,都督中军事,执曜。拜征东

  • 厄鸢

    朝鲜族传统娱乐游戏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类似风筝。相传始于朝鲜三国时代。据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竹骨,糊纸,微以箕状。五色或箕斑”。其形“猫眼、鹊翎、鱼鳞、龙尾”,名目繁多。多为正月十五日游

  • 千卜录千户部

    藏族部落名。亦称尼隆大部落。青海“环海八族”之一。在青海湖南岸共和县境内。南抵青海南山,东达日月山与湟源县相连,西越橡皮山与乌兰县相接,西北接刚察县及天峻县,东南接贵德县。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宜于畜牧

  • 纳很

    傣语音译,意为“自己的田”或“我的田”。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制度下村民在份地以外的荒山野地开垦的私田。按领主的规定,这种私垦的土地,享有3年不交官租、不缴赋税的优待;3年后便得交租纳税,5年即并

  • 五路把都儿台吉

    ?—1613或1614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称五路黄台吉、那木儿台吉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次子。领土默特属部兀鲁特。驻牧于山西天镇以北。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