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玉树

玉树

旧称达木,藏语称“结古多”。 ①自治州名。在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四川、新疆相邻接。面积40万平方公里,明清时辖25族(部落),皆系土司。唐宋为吐蕃地,明属朵甘都司,清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常代表各族办理支应,清季案牍通称为“玉树二十五族”。1951年建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等六县。州政府驻玉树县。其地为入藏孔道,青藏、青川公路经过境内。 ②县名。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通天河上游西岸,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邻接。1931年由玉树理事辖地改设县。县政府驻结古。九世班禅曾住该地结古寺,1937年圆寂于此寺。县城是青康川藏草地的交通咽喉和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物资集散地。亦是青海南部政治、军事、经济中心。解放后为自治州政府所在地。

猜你喜欢

  • 祗应

    蒙古语“首思”的汉译,指元驿站对乘驿官员、使臣供应之饮食分例。见“首思”(1743页)。

  • 纥石烈志宁

    ?—1172金大臣。本名撒曷辇,亦作撒合辇、撒改。又名乌古、大雅。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开元军节度使撒八之子。沉毅有谋略,娶梁王完颜宗弼女永安县主,深受宗弼钟爱。皇统(11

  • 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

  • 前秦惠武帝

    见“苻洪”(1341页)。

  • 箭丁

    清代蒙古社会中编入丁册的阿拉特(平民)。即阿勒巴图。占人口的大多数。除非被指定为王公贵族私人服役,一般隶属于札萨克。在札萨克分配的牧场上经营小规模的个体畜牧业,是蒙古社会的直接生产者,受札萨克支配,交

  • 为桑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租牧主牲畜为生的牧民。自己无牲畜,靠租牧主奶牛维持生活。租金很高。人身依附於土官,不能随意迁出部落,凡逃至其他部落被送回或抓回,将遭毒打、罚款、抄家,甚至处死。获土官同意

  • 宁安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东部。清宣统元年(1909)升绥芬厅置。治所旧名宁古塔即今宁安县。辖域南北800余里,东西600余里。东界东宁厅,西邻五常府,南连延吉府,北接依兰府。汉、晋属挹娄地。南北朝为勿吉

  • 独龙族物候历

    过去云南贡山独龙族根据长期生产实践和不断积累物候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确定年月的记时系统。从头年大雪封山起到次年大雪封山为一年,把1年分为12个季节月,每月以某一农事或自然现象命名,以某一物候出现为标志

  • 方略馆

    清代专门编纂各次重大军事行动始末的机构。康熙(1662—1722)年间为编纂《平定三逆方略》时置。隶军机处管辖。馆设总载,由军机大臣兼任。下分设提调、收掌、纂修、誉录、校对、文移等职衔。提调、收掌,以

  • 西藏奏疏

    书名。辑自钦差驻藏大臣孟保、海朴等人奏折。10卷。主要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策动拉达克首领勾结森巴人武装入侵阿里和西藏人民反击入侵者,收复失地之经过,以及惩办军务失职之满汉官员和藏族噶伦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