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考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遍在自己的耕地附近盖起临时住宅,一般从春耕开始到秋收结束,一年大部分时间一家大小居住于此中,便于防鸟兽和必要的田间管理。这是早期原始迁徙农业一种带普遍性的居屋形式。也是拉祜族从原先母系大家庭蜕化为个体家庭的最初居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农闲时或逢年过节仍回到共同的大房子中相叙。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遍在自己的耕地附近盖起临时住宅,一般从春耕开始到秋收结束,一年大部分时间一家大小居住于此中,便于防鸟兽和必要的田间管理。这是早期原始迁徙农业一种带普遍性的居屋形式。也是拉祜族从原先母系大家庭蜕化为个体家庭的最初居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农闲时或逢年过节仍回到共同的大房子中相叙。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至顺二年(1331),脱邻忽秃鲁受封。
即“顺奴部”(1691页)。
见“鹘里尀”(2452页)。
602—664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
十六国时期汉国置。嘉平四年(314),汉主刘聪定百官,置丞相等七公,设辅汉等十六大将军。此称源于《资治通鉴》,然其所列有辅汉、都护、中军、上军、抚军(《晋书·刘聪》作“辅军”)、镇、卫、京、前、后、左
1720—1806清代壮族理学家和诗人。字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学识渊博。乾隆十三年(1748)赴京应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去职南归,曾主持秀峰、宾阳、阳明等书院,
见“青阳先生文集”(1282页)。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默勒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阿喇布坦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阿昌语音译,意为“拉婚”。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一种缔婚形式。解放前阿昌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通过“串姑娘” (阿昌语称※“作涅勤”)往往物色上心爱的对象,当双方要求结合时,却遭父母反对,姑娘和小伙子约
见“诺雷部”(1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