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生番

生番

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即不向政府纳赋也不服差役的高山族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居于深山丛林险阻之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东部平原),故又称“高山番”。以狩猎采集为主。狩猎多为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村社首领动员族人各持器械、干粮,带上猎犬,集体围猎,猎获野兽,平均分配。也兼营农业,但没有犁、耙、铫、啖等农具,更不识牛耕,仅用短刀、小锄“斫树燔根以种芋”。据《番俗六考》载:“种时男妇老幼皆往”。“收芋时,穴为窑,积薪烧炭,置芋灰中,仍覆以土,聚一社之众发而啖焉;甲尽则乙,不分彼此。”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

猜你喜欢

  • 苏鲁克

    蒙古语音译,原意为“畜群”。通常指蒙古牧区牧工与牧主间的一种牲畜承放制度。清中叶以前蒙古封建王公贵族、旗府、寺院、上层喇嘛等把畜群托给属民代为放牧,称为“放苏鲁克”。一般是牲畜的乳、毛等归牧民,孳生畜

  • 库尔喀喇乌苏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办事大臣,二十八年筑庆绥城,三十七年(1772)设领队大臣、县丞,管理土尔扈特游牧和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精河)两处屯田,四十六年(

  • 库陇奎鄂拉

    准噶尔地区山名。又作库陇癸鄂拉。位于伊犁河北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准噶尔语,意谓山径多寒,原为准噶尔部驻牧地。乾隆二十三年(1758),阿睦尔撒纳余党喀拉沁鄂拓克宰桑昂克图、多果鲁特宰桑布库图、噶

  • 萨满教

    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比较成型的原始宗教。曾流行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蒙古、达斡尔、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及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中。亦有人将北美印第安人和

  • 阿敦达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首领”,即是管马群的头目,汉译“牧长”。是太仆寺、上驷院及旗王府所置的官员,掌放牧、繁衍、训练马匹等事。从六品。

  • 安泰宁

    明末清初四川建昌土官。彝族。其祖先自元迄明,世袭建昌宣慰司(治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宣慰使。明末泰宁袭宣慰使。清顺治十六年(1659)降服,呈缴明所授印信、号纸,命仍约束部众,管有大石头、长

  • 大宋建筑隆兑州摩崖碑记

    古碑刻。北宋李彦弼(奉议郎权通判桂州)撰文。刻于政和五年(1115)。碑高3.66米,宽4米。正文真书,左行竖刻,字径8.3厘米,计1820字。内容首述邕州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形势、物产、民风等,次述建置

  • 杨效诚

    见“保住”(1681页)。

  • 御泥布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境。本附属于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宋端拱二年(989)四月,因其部族不肯买马给李继捧,被攻击,其族部遂投附宋朝。淳化二年(991),与该地所居之啰树族,暗遣人投附

  • 积石山

    ①山名。其名始于春秋。唐时有大积石山与小积石山之分。大积石山,《唐书》称紫山,又称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阿尼”,安多藏语音译,意为“先祖老翁”;“玛卿”,古代藏族部落姓氏,意为“美好幸福”、“雄伟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