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凌阿

白凌阿

?—1868

清末蒙古族起义首领。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家贫,父母早亡,以贩马为生。咸丰九年(1859),聚众起义。后赴达尔罕王旗联络弥勒僧格、赵保承(绰号二喇嘛,蒙古人),发动蒙汉群众参加反清斗争。次年,率众夺奉天省饷车13辆、科尔沁五旗饷车10余辆,分济贫民。十一年,率二、三百名起义军和汉族王达聚众抗粮,联合蒙汉起义军共800余人,队伍日益壮大,攻克义州(今辽宁省义县)。后遭清兵镇压,王达牺牲后,继率起义军从义州东渡大凌河,进行游击战,并攻克朝阳。后转战于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及奉天、吉林等省。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弓棚子不幸被清军捕获牺牲。

猜你喜欢

  • 生户

    宋代汉族对党项族部落族帐人户的称谓。与熟户相对。指对唐代后期开始内迁并散居于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远离汉族聚居地区从事游牧经济的党项羌部落。

  • 亦马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亦马剌山卫、尼玛拉卫。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与双城等4卫同时设立。卫治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北野马山一带。宣德四年(1429)二月,与兀者等卫遣人来朝,奏言诸卫

  • 洪君祥

    ?—1309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

  • 阿布都伯克

    ?—175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一译阿布都瓜卜。乌什人。乌什伯克※阿济斯和卓子。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准噶尔,达瓦齐败遁乌什。与弟霍集斯计擒之,献于清。继疏请释归霍集占兄弟辖部众。次年,霍集

  • 回回教

    又称“回回教门”,或简称回教。是中国对伊斯兰教的古称之一。最早见于明初回回人马欢著《瀛涯胜览》一书。自宋以来,汉文史籍中,多用回回一词泛称国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族或国家,因而伊斯兰教也习称为“回回

  • 东瓯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

  • 青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以服装尚青而得名。操苗语之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川南、云南等地。居平远(今贵州织金)者又称箐苗。详见“苗族”(1335页)。

  • 卜言台周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 石观保

    ?—1847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乾州(今吉首)大河寨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因不堪地主、官吏剥削,用苗族民间“合款”的组织形式,发动群众抗粮抗租。道光二十四年(1844),向官府提出减免屯租

  • 阿史德元珍

    ?—711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元珍。阿史德氏。早年在单于都户府检校降户,习知中原风俗及边塞虚实,后以事为单于长史王本立拘禁。及骨咄禄起兵反唐,请求复职。永淳元年(682),投骨咄禄,深受重用,拜为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