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

云南著名古迹。亦称“剑川石窟”、“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石宝山南峰的石钟山上。始创于唐南诏中晚期,盛于宋大理国时期。现存16处石窟和摩崖造像。石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其艺术深受汉、藏文化的影响。内容多为佛教题材,也包括南诏诸王的世俗生活场面。最有特点的是女性生殖器官崇拜物※阿姎白造像,反映了当地原始宗教的历史痕迹。石窟保存基本完好,是研究佛教艺术和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 龙纳言

    清光绪年间苗族举人。湖南永绥(今花垣)麻栗场下坝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统计论》一文中魁,未出仕。在《赠友感怀》诗作中,有“思余报国劳侵骨,念到酬庸热满腔”的诗句,抒发其报国之心。

  • 冒离纳钵

    金代契丹语音译。地名。“冒离”意为“马”,“纳钵”意为“行在所”合之则为皇帝歇马驻跸之地。即金上京。见“上京”(114页)。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

  • 茶引

    金、元时期茶商销售茶的凭证。元代,茶叶为专卖品。商人须购买茶引,凭引始能通行货卖,由产茶地所设茶运司、提举司执掌发引事。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立茶法,定长引、短引之制,长引每引茶120斤,收钞5

  • 故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一说为故氐道简称。西汉以秦故道县改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东南(或说在今陕西凤县与甘肃两当县之间)。西晋后废。为

  • 公主堡

    参见“汉日天种”(617页)。

  • 华严忏仪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编礼忏仪》,又称《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西夏、元朝之交贺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42卷。系作《华严经》道场时的规范,如卷一有广修供养、称赞如来、

  • 关于杜尔本一卫拉特人的故事

    书名。一称“四卫拉特史”。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巴图尔乌巴什丘缅著。原著为托忒文。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中叙述卫拉特各部源流、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过、喀尔喀乌巴什珲台吉攻掠卫拉特

  • 德康巴·罗桑拉丹

    1683—1766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生于阿米吉白山赛康静修院附近之采尔甫。10岁从大禅师根敦德勒受戒出家。康熙三十五年(1696),入夏琼寺讲经院,聆听圣哲热洛巴讲授教程。18岁于塔尔寺立宗辩

  • 小水貊

    见“梁貊”(2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