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
匈奴地区山名。匈奴称天为“祁连”。又称天山,也称雪山、白山。位于今甘肃酒泉、高台二县南。其地松柏繁茂,水草丰饶,冬暖夏凉,宜畜牧,为匈奴人重要驻牧地,与生计攸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失其地,为歌悼惜之:“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西河旧事》)。也是军事要冲,汉匈屡战于此。天汉二年(前99),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匈奴右贤王战此,先胜后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呼衍王亦为汉奉车都尉窦固破于此。
匈奴地区山名。匈奴称天为“祁连”。又称天山,也称雪山、白山。位于今甘肃酒泉、高台二县南。其地松柏繁茂,水草丰饶,冬暖夏凉,宜畜牧,为匈奴人重要驻牧地,与生计攸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失其地,为歌悼惜之:“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西河旧事》)。也是军事要冲,汉匈屡战于此。天汉二年(前99),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匈奴右贤王战此,先胜后败。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呼衍王亦为汉奉车都尉窦固破于此。
蒙古族传统帽的一种。起源于元初,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首制。古时蒙古帽无前檐,一般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帽后垂缘宽长若棕榈叶,可避风沙挡雪保暖。用两带结于腮下,带下复有带,任风飘动。据《元史·后妃
古国名。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云南白蛮大姓段思平建立的封建政权。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冶铸技术均较发达,生
①中国古代对南方僚人的别称。时亦用以通称南方少数民族。参见“僚人”(2254页)。 ②畲族名称出现于史籍之前,活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先民用此相称,如《云霄厅志》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水河厅通判文秀总纂。手抄本,6册,20卷。内容有图考、疆域、山川、市镇、古迹、公署、庙祀、文学、仓储、职官、营汛、驿传、田赋、户口、烈女、风俗、祥异、物产、艺文等。该书对了解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见“嵬名兀卒”(2220页)。
蒙古部名。又译阿霸哈纳尔、阿巴哈那尔。成吉思汗弟布格博勒格图(别里古台)十八世孙诺密特默克图始称所部之名。初称阿噜蒙古,依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游牧于克鲁伦河流域,后移牧漠南。康熙五年(1666),
即“笃进”(1677页)。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化隆县小积石山中。寺周石壁高耸,佛殿建于峭壁之中,或于悬崖下,或依天然岩洞,别具一格。据载,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灭佛,于曲卧山修行之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至青海,
?—公元9年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包括今云南广南县境)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鉤町王为侯。邯怨恨,被牂柯大尹周钦(又作歆)诈杀。后三边蛮夷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