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桥
侗族著名※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程阳村旁。1916年建成。全长64. 4米,宽3. 4米,距河床高16米(一说10.6米)。共有4孔5墩,每孔相距14.2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身由8根连排大杉垒成上下二层横梁,下有无数竖柱支撑。顶覆青瓦,桥面铺板,两侧有长凳,成长廊走道,供行人避雨休息。桥顶建有5座亭阁,互相对称。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榫衔接,结构精巧。亭与廊檐绘有彩色图案。远观雄伟,近看精巧,为侗族地区桥梁之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族著名※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程阳村旁。1916年建成。全长64. 4米,宽3. 4米,距河床高16米(一说10.6米)。共有4孔5墩,每孔相距14.2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身由8根连排大杉垒成上下二层横梁,下有无数竖柱支撑。顶覆青瓦,桥面铺板,两侧有长凳,成长廊走道,供行人避雨休息。桥顶建有5座亭阁,互相对称。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榫衔接,结构精巧。亭与廊檐绘有彩色图案。远观雄伟,近看精巧,为侗族地区桥梁之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12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
1837—1900清末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笔帖式出身。光绪十一年(1885),由按察使擢山西巡抚,后调江苏、广东。任内,于屯田、固边、修渠、疏浚等多有建言并有一定贡献。十二年,巡阅大同镇属营伍
?—186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维文史籍称阿合买提王伯克。库车人。郡王伊萨克子。道光七年(1827),授六品伯克、二等台吉。后署阿克苏阿奇木伯克。时值玉素普和卓率浩罕兵入侵,以捐粮马助官军,授一等台
古族名。又作北褥九特。位于拂菻以东,与恩屈、阿兰、伏愠昏诸部错居,总谓为铁勒。语言属突厥语族。其民“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性骠悍,善骑射。国多牛少马。公元5至7世纪隶属于西突厥。10世纪初,活动于里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廉年号。1053—1055年,凡3年。
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搜谐若鞮单于且糜胥之子。任匈奴左祝都韩王。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父嗣单于位,保持与汉和好关系,受父遣入侍汉。
见“阿灵泼”(1209页)。
?—1717清初将领。字栋宇。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省)人。回族。少年习武,弱冠从戎,隶甘肃总兵孙思克麾下,驻防河西凉州(今武威)一带,骁勇善战,由行伍补把总,迁千总。康熙十二年(1673),随孙思克等平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在青海尖扎县。为青海地区古老之宁玛派寺院。历史上与今海东之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之智革尔贝宗,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