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老傈傈文

老傈傈文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塞耶巴多于1912—1914年间创制,后来英国传教士富富塞(J·O·Frezer)进一步完善了它。采用正反、颠倒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30个辅音和10个元音,另用6个声调符号和4个标点符号。老傈僳文于解放前就传入我国,其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完备的正字法,读音和拼写都没有严格的规则。除了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通行外,还在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傈僳族的一部分基督教徒中传播,印有圣经和赞美诗等。解放初期,曾用它培训过会计,出版过一些宣传政策的小册子。80年代以来,随着基督教传播范围的扩大,懂老傈僳文的人越来越多。1981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傈僳族用它开展扫盲,到1985年有2个乡扫除了文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也用它进行扫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上两个地区的文字都已进入学校。目前,广大傈僳族地区,除了人民群众在宗教生活中使用外,还用它印刷了报纸,出版了课本、通俗读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书籍,翻译了法制宣传材料,大大扩大了原有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另外,怒江州的怒族、独龙族基督教徒也使用老傈僳文。

猜你喜欢

  • 六字真言

    藏传佛教咒语名。藏语称“嘛呢意珠”。即“观音六字明咒”。六字即“唵、嘛、呢、叭、咪、哞”。源自梵文。唐代已被吐蕃尊信,敦煌石窟题记中到处可见。或书于寺院,或刻之于石,铸之于金属器皿,印之于布、纸,或藏

  • 慈寿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五十里什报齐村北大青山之阳。蒙古语称纳苏达阿萨拉勒图苏默。清顺治十二年(1655)建。康熙年间大殿落成,呈报清廷,康熙帝赐名慈寿寺。由建寺者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为第一任住持,

  • 亡辽录

    书名。史愿撰。愿初仕辽,降宋后撰此书,详载亡辽史事。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三朝北盟会编》中多处大段引用此书,从中可窥见此书内容之一斑。

  • 赛音诺颜汗部

    喀尔喀蒙古4部之一。亦称三音诺颜汗部、赛因诺颜汗部。以汗号得名。成吉思汗十八世孙图蒙肯信仰黄教,达赖喇嘛授以“赛音诺颜”号。“赛音”意为“好”,“诺颜”意为“长官”。初隶土谢图汗部。顺治十二年(165

  • 倚儿将逊台吉

    ?—158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九子,※三娘子生。万历九年(1581),受明封为百户,后升武略将军。与明朝互市于大同诸市口。无后嗣。

  • 度戒

    旧时瑶族一种宗教仪式。类似古代汉族地区的成丁礼。凡年满十五六岁的男孩,就得为他们举行这种仪式,由“师公”主持。传说古时参加受戒者,要进行多种危险和痛苦的考验,近代以来只须“跳云台”,即“师公”作法后,

  • 阿细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阿细或阿西。“阿细”原为部落首领,勇敢善战,因反抗明朝统治,被俘牺牲,本支遂以其名为部落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路南、丘北、罗平、武定、泸西、华宁等县及昆明市。有著名歌舞阿细跳月

  • 苏尚娘

    宋代党项首领。党项羌族。世居环州(今甘肃环县),原附李继迁,后附宋朝。咸平六年(1003)三月,因抗击李继迁有功,及屡报李继迁军机,任临州刺史,赐锦袍银带。五月,宋又任其子孽娘为临州刺史。后复叛宋投李

  • 木桑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替人祭神驱鬼的巫师。过去独龙族生产力低下和缺乏自然科学知识,遇有天灾人祸都得请人祭神驱鬼,信仰万物有灵。不是专业宗教人员,都参加生产劳动。但每次杀牲祭神驱鬼后,除了和大

  • 都思噶尔

    ?—1653清初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布达什哩子。号巴图尔济农,初服属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部侵虐,依附喀尔喀。天聪三年(1629),遣使贡马于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