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舒常

舒常

?—1798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舒穆鲁氏。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子。乾隆十一年(1746),由文生员授蓝翎侍卫。十九(1754)、二十二年,两次因父获咎发往黑龙江。三十七年(1772),官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又授镶蓝旗护军统领。三十八年,赴金川军营,为温福一路参赞大臣,4年间所奏甚多。四十二年,(1777)父卒,返京,授工部、仓场侍郎,袭云骑尉世职。四十四年,授贵州巡抚,署云贵总督。次年授湖广总督。四十六年(1781),请将荆州关改归地方官管理。四十七年,兼署湖北巡抚。四十九年,授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五十年(1785),擢工部尚书,署江西巡抚。以湖北旱灾,多赴江西购粮,恐市侩遏籴居奇,请准将常平仓谷先行开粜,以资赈济。五十二年,署湖广总督兼署巡抚,受命整顿湖北吏治。以湖北早稻丰收,奏支仓谷20万解闽,以济军需征台湾。五十三年,奉命整顿湖北盐政,严缉奸商私贩。以荆州城水灾,请以建城垣之资增筑堤塍,后因荆州堤决,革翎顶。五十五年,授镶黄旗蒙古都统。嘉庆二年(1797),署刑部尚书。卒,谥恪僖。

猜你喜欢

  • 仆固

    见“仆骨”(318页)。

  • 察哈尔正黄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辖。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镶黄旗界,西邻察哈尔正红

  • 米波

    见“人役税”(33页)。

  • 车鼻可汗

    见“阿史那斛勃”(1233页)。

  • 真金

    1243—1286元朝皇太子。又译精吉木、珍戡。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和※察必皇后次子。少从师汉儒姚枢、窦默,习《孝经》。中统三年(1262),封燕王,守中书令,次年,兼判枢密院事,亲至中书省署

  • 马纳思河

    西域古河名。见《元史·耶律希亮传》。清《西域图志》作玛纳斯郭勒,《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纳斯河,《水道提纲》作马那思河。准噶尔语音译,“玛纳”意为“巡逻”,“斯”意为“人”。以“滨河有巡逻者”得名。

  • 烧包袱

    赫哲族旧时祭祖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每逢旧历年除夕,均给死去的先人烧纸,俗称烧包袱。民间认为,是夜死者灵魂回家,晚辈要送其零花钱和食物。烧纸在垃圾堆或灰堆旁,下放茅草,将

  • 大钦茂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 蒙哥汗碑

    即“释迦院碑”(2259页)。

  • 艾斯木汗习惯法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7世纪前期艾斯木汗(额什木汗)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实行百年后,至艾斯木汗统治时期(1598—1628或1645年),又制定新的法典。艾斯木汗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