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仆延

苏仆延

?—207

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又作速仆丸。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辽东乌桓大人,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使,连续扰汉边。六年,受幽州牧刘虞劝诫,罢兵归。及刘虞为公孙瓒击杀后,感刘虞旧德,于献帝兴平二年(195),率众及鲜卑部众7千余骑,随刘虞旧属渔阳鲜于辅南迎虞子刘和,与袁绍合兵60万,破公孙瓒于鲍丘(今北京密云县东),斩首2万余。建安四年(199),与※蹋顿等共助袁绍破公孙瓒,同被袁绍承制封为单于。后与上谷乌桓大人难楼共奉蹋顿为王。十二年(207),乌桓为曹操败于柳城(今辽宁锦西西北),走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斩杀。

猜你喜欢

  • 居次

    匈奴语音译。意为“公主”。单于之女即冠此尊号。《汉书补注》引李奇语:“居次者,女之号,若汉言公主也。”又有“王妃”之意,该书引沈钦韩语:“居次是其王侯妻号,犹今王妃称福晋也,非公主可比。”复株累若鞮单

  • 考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哈兰城卫和正统后所设哈郎卫称作海兰城卫或海兰卫。

  • 御制喇嘛说

    乾隆帝论述喇嘛教宗旨及清廷对该教所持政策的文章。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卫藏通志》卷首有载该文首释“喇嘛”一词含义及清廷沿元、明旧制加封其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号。继述兴黄教以安蒙古、

  • 述轧

    见“耶律牒蜡”(1321页)。

  • 甘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甘”意为“佛语”或“佛的教训”;“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佛语部”或“佛教诫部”,直译为“一切佛经的译文”,又称“正藏”,通称“经部”。内容主要为佛释迦牟

  • 忽鲁合真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不剌合臣、不卢合臣、忽勒合真。蒙古语意为“捕貂鼠为业,以其地盛产貂鼠,居民以猎取貂鼠者”,并以之与他族交换,故名。居住于巴儿忽真隘(

  • 雷责鹏

    1910—?革命英雄。畲族。江西兴国县人,改名李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县东固革命根据地任交通、联络和情报工作。1928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第七纵队。后被组织派到南京、上海

  • 边坝

    地名。又名宾巴,即达隆宗。在硕板多之南200余里,辖地自拉子起至鲁工拉大山根拉哩止。原属西藏所辖,委第巴2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其地喇嘛、第巴等人归附,承办粮差。清留驻官兵镇摄,并

  • 平淀

    简称“淀”,亦写作“甸”。契丹民族对水旁平地之称谓(非同中原以“淀”称湖泊之类),如《辽史》所记“黑山平淀”、“黑河平淀”、“辽河之平淀”、“春州北平淀”等。塞北多山岭大漠,凡河旁湖畔,地平土沃,水草

  • 长白山女直国

    辽代回霸女真诸部之一。亦称长白山部。因居长白山地区,故名。其下有众多小部,《辽史·圣宗纪》开泰元年正月条有,“癸未,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长来贡,乞授爵秩,”史失记诸部名。辽在其地设长白山女直国大王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