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英努乎千户部落

英努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德县东南,东接今黄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东北接黄南泽库县,南临黄河,西连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解放后与石藏寺所属之藏拉德、塔哇部落合并划为石藏寺英乎区今为同德县河北乡。相传为古代止贡噶举派丹增公保门徒阿太之子玉惹巾的后裔,原住黄南同仁一带,分上、下两部,上部从事畜牧,下部务农,因与黄河南蒙古各旗、藏阿柔、瓜什则等部落共同承担兴建石藏寺的费用,于乾隆五十一年后成为藏班智达香火部落和黄河南蒙古亲王外围部落之一。后从同仁迁至同德地区,并获蒙古亲王准许住牧于土默特苏木牧场,成为黄河南蒙古亲王管辖下石藏寺的香火部落,定居于石藏寺北。光绪四年(1878)石藏寺第五世藏班智达出生于该部之扎浪部落,至坐床掌管寺务时,见马步芳镇压藏族,求拉卜楞寺为后援,导致1941年马步芳屠杀该部事件,事后,该部及石藏寺势衰。

猜你喜欢

  • 活租地

    清代内蒙古蒙汉人民之间依约无固定期典租的土地。清政府规定蒙古兵丁所划户口地,按契约典租给汉族农民垦种,收取租金的土地因没有期限规定,只要归还典价或租价,随时可以将土地赎回,故名。

  • 巴布泰

    1592——165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后金天命十年(1625)十月,与阿拜、塔拜征东海呼尔哈部。十一年,奉命掌正黄旗。天聪四年(1630)三月,从贝勒阿敏驻永平。明军

  • 德惠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北部。明撒剌卫地。清郭尔罗斯前旗地。原析入长春府,宣统二年(1910),以垦区扩大,又析该府所辖沐德、怀惠2乡置德惠县,治大房身。

  • 和雇和买

    见“和雇”(1445页)与“和买”(1442页)。

  • 巴苴

    汉族对普米族的称呼,又名“西番”。首见于清初余庆远《维西闻见录》。参见“普米族”(2291页)。

  • 武纳格

    ?—1635后金将领。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其先出自蒙古,居叶赫。初率72人投努尔哈赤。有勇略,通蒙、汉文,赐号“巴克什”。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从征乌喇部,以功授三等副将。天命十一年(1

  • 豁儿臣

    见“火儿赤”(392页)。

  • 希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

  • 德力格丁

    部分鄂温克族人信奉的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人脸长疥疮时供之,祭物是小米粥和狍胸骨。偶像为桦树皮或红铜剪成的一老翁面具,悬挂在门上。

  • 阿儿巴

    ?—1336伊儿汗国第十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速西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又遭钦察汗月即别进攻,政局不稳,遂被丞相加秃丁摩诃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