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荆州蛮

荆州蛮

两晋至隋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或蛮荆,秦称※黔中蛮,两汉称※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等。南北朝时,约分布在今川东、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及豫西南地区,大多活动于古荆州境内长江流域间。境内种落众多,语言不一。约有两大支系:居江北者多为※廪君之后,居江南者多为※槃瓠之后。三峡地区居有冉氏、向氏、田氏。聚落颇盛,大者万家,小者千户,常自称王侯。南北朝时,归向不定,时归南朝,时服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其首领宜民王田兴彦,北荆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继归附西魏,皆授封爵。蛮帅向镇侯、向白彪附梁。※向五子王一度攻陷信州(今四川奉节);田乌度、田都唐等抄断江路;文子荣复据汶阳郡(今湖北远安西北)。北周武成(559—560)初,信州蛮首领※冉令贤与※向五子王攻陷白帝(今四川奉节东)等,连结2千余里。天和六年(571),蛮渠冉祖喜、冉龙骧亦举兵,后被平息。其民俗敬鬼,重祭祀。其后裔与今土家、苗、瑶等民族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顶疾啰

    见“閤门司”(1727页)。

  • 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

  • 塌岗瓦

    清嘉庆年间云南永昌府芒市司(今潞西县)德昂族头人。嘉庆十九年(1814),因芒市傣族土司抢占德昂族水田,分给户那傣族头人,激怒德昂族。遂于是年冬率德昂族民众掀起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得到傣族民众的同情和

  • 哈孜伯克

    ①叶尔羌汗国官名。阿拉伯语qazi音译,意为根据伊斯兰教法进行审判的法官,由伊斯兰教人士专任。 ②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哈滋伯克、哈子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办理一切刑名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

  • 满罕木士

    民国初年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农民暴动领导人。和田古尔巴庄人。维吾尔族。1919年4月,因不堪反动官府残酷压迫,与同庄人热合满(维吾尔族)一起率100余名群众揭竿起义,袭击邻近的柴明瓦街市,击伤前来镇压的阿

  • 榜式

    即“榜什”(2420页)。

  • 东乡

    地名。战国时为古羌人活动地区。秦时为塞外地,后划入陇西郡枹罕县。西汉时,一度为羌人占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分属金城郡枹罕县和陇西郡大夏县。东汉初,为窦融所据,寻复原建制。三国至西晋,仍分属金

  • 俅夷

    文献对独龙族的旧称。参见“独龙族”(1708页)。

  • 赫寿

    ?—1719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初为笔帖式,继授内阁中书,迁内阁侍读。康熙四十五年(1706),授侍郎。四十八年(1709),奉命赴藏协同内阁学士拉都珲办事。四十九年,擢漕运总督。任内疏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