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荔波水族起义

荔波水族起义

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贵州荔波水族以潘新简、吴邦吉等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莪蒲、巴容、三洞、羊安等地水族人民群起响应,聚众万余人,攻荔波县城。十月,在水浦与清军激战,大捷。咸丰六年至同治四年(1856—1865),配合苗族张秀眉起义军、汉族罗光明起义军及太平天国余诚义部、李文采部协同作战,连续取得不少胜利。潘新简与苗民起义军潘老冒攻荔波县城,围城42天,全歼清军,城陷。击毙守备等50余名官吏,荔波知县彭培垣畏罪自杀。起义军捣毁监狱,开仓分粮给贫苦农民。吴邦吉率义军攻占瑶台、水利、水崖、方村等地,并进取独山。潘新简与潘老冒进入广西南丹。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军聚集力量围剿贵州起义军。八年四月,吴邦吉被俘。潘新简在帽金山、石板寨等据点抗击清军,五月,退出九阡。六月,因内奸出卖,被俘,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和通吉卫

    见“禾屯吉卫”(592页)。

  • 义同一类

    西夏文同义词典。西夏番学士梁德养著。写本,蝴蝶装,和尚梁习宝写于西夏乾祐戊申年(1188)。页面19.5×16厘米。计61面。面7行,每行2组,每组多为7字。每组中皆为同义词、近义词或同类词。如第13

  • 答剌罕军

    元代军种之一。“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元朝秘史》释为“自在”。答剌罕军为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应募而集者,曰答剌罕军,此不给粮饷,不入帐籍,俾为游兵助声势,虏掠以为

  • 小策凌敦多克

    见“小策凌敦多布” (153页)。

  • 成达师范学校

    回民学校名。地在山东济南市西关穆家东门清真寺内。创建于1925年4月26日。由该寺阿訇马松亭等共同发起创办。取“成德达才”之意。以“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意识,阐发回教(伊斯兰教)文化

  • 迭里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迭里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是词亦作人名,《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九月,“

  • 常舒

    建州女真首领。清初时人。女真族。郭络罗氏。世居沾河,为寨主。努尔哈赤起兵初期,与弟杨书率先归附。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镶白旗满洲。积功晋固山额真。对清初编佐建旗,大业佐成,贡献卓著。

  • 越赕骏

    古代越赕(今滇西腾冲一带)所产的马名。或作越赕骢。体型小巧,颈长尾高,速度快,耐力好,善于爬坡,适应陡险,路滑的山间道路。南诏国曾以此为助,大败唐军。越赕马与※赤藤杖和※铎鞘一起被列为“南诏三宝”。

  • 那礼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

  • 兀剌

    ①蒙古语。汉译※“铺马”(2233页)。②见“乌拉部”(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