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

由原始共同蒙古语分化发展而形成为独立语言的一个语言群,与突厥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共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即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和莫戈勒语。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分别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和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莫戈勒语分布在阿富汗。蒙古语族诸语言间的同源关系,在词汇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它们共有大量的同源词:数千个同源词存在于多数语言,同源词较少的少数语言,其同源词数量至少也有1千左右。而且,这些语族同源词无论在语义上还是在语音上都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一语族语言在语音系统上的共同点是,基本元音的特点相同,数目也相近。元音有长短的对立(只有东乡语失去这一特点)。存在元音和谐或其痕迹。基本辅音的特点相同,数目也相近。除个别语言外,由于词中非重读音节元音失落这一共同语音现象的出现,分别在词首和词末(音节末)不同位置形成了复辅音。在语法上,各语言的体词有数、格、领属,动词有体、态、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副动词等范畴,而这些范畴的表示,也都用同源的语法形式。在语族内部,9种语言的异同点虽有一些交错,但以蒙古语、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为一方,以土族语、保安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为一方表现出各自的共同性,而两者的共同点往往又构成相互的对立,例如,前者的重音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后者的重音落在词的第一音节;元音失落现象在前者发生在词的末一个音节而导致词末复辅音的产生,后者发生在词的第一个音节而导致词首复辅音的产生;前者元音和谐比较严整,后者元音和谐只存残余;前者失去了古代词首辅音h.后者保存着这个辅音h或其演变形式;前者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后者没有这两个格的区别,等等。达斡尔语和莫戈勒语,与两者的关系则多有交叉,达斡尔语在重音位置,复辅音的形成和元音和谐方面与前者相同,在古代辅音h和领、宾格问题上与后者相同;莫戈勒语在重音位置、元音和谐、领格宾格问题上与后者相同,在复辅音的形成(很少)和古代辅音h的失落方面与前者相同。达斡尔语和莫戈勒语与其它语言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都保留着陈述式的人称词尾。因此,这两个语言在本语族中的地位较特殊。蒙古语族诸语言接受相邻语言的影响情况不尽相同,中国境内的各语言受汉语影响较大,其中保安语和土族语还接受了藏语影响,达斡尔语还接受了满——通古斯语的影响;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和蒙古国的蒙古语受俄语影响较大;阿富汗的莫戈勒语接受了突厥语、伊朗语的较大影响。外来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猜你喜欢

  • 神鼓

    旧时萨满祭具。一种有柄的单面鼓。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地区较盛行。径圆不等,一般为1.5尺左右,鼓面覆以牛皮或厚纸,冒铁圈,柄上缀以铁环数个。亦有加鼓鞭者,鞭长约1.2尺,皮制。满族入关前,各家行跳神、

  • 元匡

    ?—525北魏宗室。字建扶。鲜卑元氏(拓跋氏)。阳平王新成第五子,广平王洛侯嗣子。史称其“性耿介,有气节”。颇得从侄孝文帝元宏器重,以其能匡辅社稷,故改名为匡。宣武帝元恪即位,历任给事黄门侍郎、肆州刺

  • 斛斯椿

    495—537北魏、西魏大臣。字法寿。先世属高车(敕勒)斛斯部,为莫弗大人,归北魏后以部为氏。初居代北,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人。左牧令斛斯敦子。以河西不宁,携家投尔朱荣,任都督府铠曹参军。

  • 行子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康萨卫,并说清代有康萨岭,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扈伦岭之东。

  • 清佳砮

    见“清佳努”(2109页)。

  • 彭儒猛

    ?—1027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彭文勇长子。嗣为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景德二年(1005),辰州“诸蛮”进攻下溪州,被其击走,并擒献酋首。获赐锦袍、银带。自陈母老,愿被恩典。诏特加邑封。

  • 昆都力庄兔台吉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亦称大委正、庄秃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远孙,※打来孙之子。早年随父徙幕东方,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诸卫。部众3万余。万历七年(1579),随兄图们汗发难于辽左

  • 卜言台周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 阿昔洞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若尔盖境。二十年(1387)其地被朵甘则路、南向二部引草地诸部千人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部朝贡仪时,将其列入全国三十

  • 巴建蛮

    即巴东蛮与建平蛮之合称。见“巴东蛮”(408页),“建平蛮”(1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