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血族复仇

血族复仇

亦称血亲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受到本团体之外的人严重侮辱或杀伤,其所在团体成员誓死为其报仇的习俗。原始社会期间,人们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只有依靠氏族、部落保护,并仰仗集体力量才能谋取所需的生活资料。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血缘关系高于一切。本团体内任何一个成员受到伤害,即视为对全氏族、部落的伤害,就要为其复仇。肇事一方虽为一人,其所在氏族、部落亦负有共同责任,成为报复对象。受害一方有权将行凶者所在氏族、部落之人杀死,对方无权提出异议。当代复仇未遂,后代子孙世代负有义务,以致冤冤相报,争斗不已。原始社会末阶级社会初,情况更加复杂,血族复仇已成为某些氏族、部落头人向外掠夺扩张的藉口,有时虽可通过调解,责令肇事者所在氏族、部落道歉、赔款或用其他方法赎罪,实具有以强凌弱性质。历史上蒙古部与塔塔儿部及女真族之间的战争,近代凉山彝族各家支之间为争夺奴隶和财富的械斗,即常在血族复仇之外衣下进行的。在我国高山族支系曹人,云南的怒、傈僳、佤、景颇,内蒙古的鄂温克、鄂伦春,西藏的珞巴、僜人等,均有血族复仇的成文法或习惯法。

猜你喜欢

  • 夸兰大

    满语音译。亦作夸兰达。清初执行某一军事任务时所委任的临时带兵官。授纛。其衔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但待遇则不如;时人也以此名尊称“库主事”(文职正六品)。满语“夸兰”,原喻指“军营”、“庭院”或“库场

  • 完颜海里

    金将领。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娄室族子。娄室为黄龙府万户,从徙于孰吉讹母。太宗天会三年(1125),从娄室追及辽帝于朔州阿敦山,奉命往见辽帝谕降。辽天祚帝穷蹙,待于阿敦山之东,获之。八年(1130)

  • 兴国灵应王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所加的封号。大定十二年(1172),金廷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以此爵号封山神,并在山北建庙宇。十五年(1175)三月,遣使、副使各1员,诣会宁府,向此山备礼致祭。礼用三献,如祭狱镇。

  • 孟纯

    1901—1963字锡嘏。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毕克齐镇人。7岁入私塾读书,后入归绥中学。1923年5月参加归绥学生会组织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后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

  • 乌喇特后旗

    参见“乌喇特中旗”(349页)。

  • 结胜

    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惠宗时(1068—1086)官钤辖。与宋麟州将王文郁战于开光州,力屈请降,补宋朝供奉官。以夏国相梁乙埋命杀其爱女,羁管其家口,乃谋归夏。事觉,宋神宗下诏纵归之,给以口粮路费。命经

  • 北歌

    北朝流行之鲜卑歌曲。又称“真人代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在掖庭中令宫女早晚唱“真人代歌”(即“北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

  • 塌岗瓦

    清嘉庆年间云南永昌府芒市司(今潞西县)德昂族头人。嘉庆十九年(1814),因芒市傣族土司抢占德昂族水田,分给户那傣族头人,激怒德昂族。遂于是年冬率德昂族民众掀起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得到傣族民众的同情和

  • 拜寺口寺院遗址

    西夏塔寺遗址。见“拜寺口塔”(1664页)。

  • 明治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英年号。?—1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