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占

袞占

?—1713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持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凌袞布长子。号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抵杭爱山,他以兵拒之,兵败,携众归附清朝,受命驻牧茂明安界外苏默图格尔。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一等台吉,仍兼札萨克。三十一年,诏发粟赈所属贫户。以投靠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潜遣人入边寻衅,他缚以献清廷。三十五年(1696),随大将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国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赐牧杭爱山阴之额德尔济老图。五十年(1711)入朝,封辅国公。

猜你喜欢

  • 白水城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等书。《元史·西北地附录》称赛兰,《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塞蓝,《常德西使记》作赛蓝。唐时,城周6—7里,位于呾逻私(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西南200余

  • 文昭

    1679—1732清初诗人。爱新觉罗氏。满族。饶余亲王阿巴泰曾孙,原封镇国公百绶子。字子晋,号茶翁、芗婴居士、紫幢轩主人,自署北紫山人。辞爵读书,从王士祯游。工诗,,才名颇盛,其诗取百家之精华。著有《

  •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书名。乾隆十二年(1747)和硕亲王允禄等奉敕撰。6卷。初为满文,乾隆四十二年(1777)译成汉文(4卷)。记载祭仪2篇,汇记故事1篇,仪注祝词、赞词41篇,器用数目1篇,器用形式1篇,与《大清通礼》

  • 携壶

    见“穿带壶”(1760页)。

  • 折箭遗教

    吐谷浑典故。据《魏书·吐谷浑传》载:宋元嘉三年(426),吐谷浑王阿才(又作阿柴)临终前召集子弟20余人进行教诲,命其母弟慕利延将一支箭折之,如命;又命取19箭折之,延不能折。阿才训曰:“单者易折,众

  • 箕之役

    春秋时期狄人和晋国的一次战争。春秋前期,狄人遭到秦、晋的驱赶,向东迁徙,进入太行山及华北平原,以潞氏为首的赤狄联合白狄、长狄、众狄等建立强大的北狄国家,并不断与华夏诸国发生冲突。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

  • 达旺细哲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的政教统治机构。藏语音译,意为“达旺四人行政管理会议”。18世纪初叶,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的拉涅2人和哲蚌寺罗色林札仓、达旺寺札仓会议各1人共同组成。拉捏为主事。19世纪中叶在此基础上增

  • 索布多尔札布

    ?—1882清朝将领。亦作素布多尔札布。达斡尔族。姓孟尔的音氏。世居大莫丁屯,隶布特哈正黄旗。咸丰三年(1853),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败林凤祥军于藁城,擢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同治七年(1868),率

  • 庙昆庙库仁

    赫哲族婚姻习俗。订婚后男方向女家第一次纳“彩礼”的仪式。赫哲语音译,亦作“庙库庙库仁”,意为“过小礼”,因纳少部分彩礼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在男女订婚后不久,男方要送一些

  • 四十万蒙古

    明代东蒙古(鞑靼部)的统称。当时蒙古人习惯把自己和周围民族按大小统称为若干万,如“四十万蒙古”、“四万卫拉特(瓦刺)”、“八十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特(藏族)”、“三万女真”、“三万高丽”等,均为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