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粮
亦称要粮。解放前云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的一种原始互助习俗。缺粮者携带一只小鸡或一小捆烟叶、一点酒等小礼物到有粮食的亲友家去,就可取回粮食,日后不需偿还。如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只要有人来讨粮,即使自己只有两顿饭的粮食,也得给来讨者一半,从不吝惜。他们认为,“有粮大家吃,没粮大家饿”,是祖先的传统规矩。
亦称要粮。解放前云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的一种原始互助习俗。缺粮者携带一只小鸡或一小捆烟叶、一点酒等小礼物到有粮食的亲友家去,就可取回粮食,日后不需偿还。如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只要有人来讨粮,即使自己只有两顿饭的粮食,也得给来讨者一半,从不吝惜。他们认为,“有粮大家吃,没粮大家饿”,是祖先的传统规矩。
见“锦州城”(2367页)。
拉祜语音译。书名。云南省拉祜族民间文学代表作,著名长篇史诗。由《勐呆密呆》、《雅卜与乃卜》、《勐属密属》3部分组成。开篇铺叙天神“厄霞”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与万物,继而讲述雅卜与乃卜兄妹在狩猎采集的原始
即“爱马克”(1897页)。
水族民间传统节日。水族称之为“借卯”。每逢水历十月(农历六月)择卯日举行。着盛装,备佳肴到“卯坡”祭祀祖先,预祝丰收。晚上击铜鼓、皮鼓娱乐。男女青年对唱大歌,通宵达旦。以往从农历六月直到十二月皆过卯节
7—14世纪中亚诸部族对中国或汉人的称呼。引伸为“古老”、“崇”、“优质”之义。有“大魏”音译,“拓拔氏”音译、“唐家”或“唐家子”音译诸说。始见于7世纪初罗马史籍,后在鄂尔浑突厥碑铭、马合木·喀什噶
1242—1285元朝将领。字公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之孙,※汪德臣长子。宪宗九年(1259),父卒,代为巩昌便宜都总帅,守清居山。次年,拥忽必烈即位,
①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当邦的后裔,从藏区工布迁至今西巴霞曲(河)流域北部。支系较多,有伊格、基英、基捷、爱约木、蒙疏、堆衣、马宁、莫孟、哎洛、登沙尔、登马尔等,人口约3
金建国时将领。女真族。完颜氏。世祖※劾里钵子,康宗※乌雅束、太祖※完颜阿骨打弟。为人刚毅果断,临战决策,有父风。世祖时,专任军旅之事。年20余,为裨将,从大将撒改攻留可城(今吉林珲春县境)。力主攻城,
辽末女真乌古论部首领。统门(今图们江)、浑春水(今珲春河)合流之地乌古论部人。女真族。乌古论氏。忽沙浑勃堇之子。金穆宗三年(1096),诱奥纯、坞塔两部作乱,苏滨水敌库德、石烈部钝恩亦叛附之。迎战完颜
西域古城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位于车师后部,为戊部候所居,又名候城。即《汉书·西域传》后城。《新唐书·西域传》作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于此置庭州,寻废。显庆三年(658)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