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迦鲁纳答思

迦鲁纳答思

?—1311

元朝大臣、翻译家。又作合鲁纳答思。畏兀儿人。通佛学及诸族语。经翰林学士承旨安藏扎牙答思举荐,被元世祖召入朝。奉旨向吐蕃国师学佛法和藏文,期年皆通。用畏兀体蒙古(或称回鹘式蒙文)字译梵、藏经论进献世祖,刻版颁赐诸王大臣。曾于世祖前译奏南洋星哈剌的威20余国表章,诸使惊服。当朝议兴兵讨暹国、罗斛、马八儿、俱兰、苏木都剌诸国时,奏谏勿以武力相攻,宜遣使劝降,世祖纳其言,命岳剌也奴、帖灭等往使,降者20余国。至元二十四年(1287),擢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侍成宗于潜邸。元贞元年(1295),成宗即位,迁荣禄大夫、大司徒。于大都(今北京)白塔寺译佛经。吐鲁番曾发现注明壬寅年(大德六年,1302)的译经刻本残叶。仁宗即位,仍为司徒,加开府仪同三司。是年八月卒。后裔以鲁为姓。

猜你喜欢

  • 北魏景穆皇帝

    见“拓跋晃”(1359页)。

  • 巴锡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康熙初年,由赞礼郎授户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二十二年(1683),巡视两浙盐课,三十年(1691),授山西按察使。三十六年(1697),擢陕西巡抚。三十七年,升云贵总

  • 处般啜

    唐代西突厥贵族。又作处半啜。五咄陆部之一鼠尼施部首领,※乙毗射匮可汗重臣。贞观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城破,唐军返师后,随屋利啜率军重占焉耆,囚郭孝恪扶立之焉耆王龙栗婆准,改立龙薛婆阿

  • 西畴人

    古人类化石。1972年冬发现。因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街仙人洞出土,故名。出土有5枚晚期智人牙齿。牙齿特征、尺寸大小,特别是其中右下第一或第二臼齿的咬合面,具有“十”字形结构,长宽指数在现

  • 红带子

    参见“宗室”(1524页)、“觉罗”(1752页)。

  • 闸撒

    契丹语称谓。为对一种地方机构的称呼。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是为宫卫下辖的一级组织。有三宫设此机构,计辽太宗※永兴宫7、承天皇太后※崇德宫5、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

  • 答尔罕

    见“答儿罕”(2238页)。

  • 丁澎

    约1622—1686清初诗人。字飞涛,号药园。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明初回回诗人※丁鹤年后裔。丁大绶子。少有俊才,能文,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初官刑部,继调礼部郎中,典河南乡试。后以事牵

  • 赛冲阿

    ?—182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乾隆五十一年(1786),升前锋参领。五十二年,随将军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赐号“斐灵额巴图鲁”。五十九年(1794),擢吉林副都统。嘉庆初

  • 巴赫什

    源自梵文,意为“书写员”、“录事”。当回鹘文在突厥语各部族通行时,用来称呼通晓回鹘文的录事。※叶尔羌汗国时期为汗的私人秘书、近臣。与蒙元时期之“必阇赤”,清代之“笔帖式”或“笔且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