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郑和

郑和

1371—1434

明代著名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南昆阳(今属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元代政治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后裔。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深受乡里敬重。洪武十五年(1382),明将傅友德等攻占云南,和被虏,沦为太监。建文元年(1399),从燕王朱棣起兵,参加“靖难之役”。朱棣即位,以功赐姓郑,升内官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官至南京守备。永乐三年(1405)六月,奉命与副使王景弘率舟师远航,通“西洋”(时称今从加里曼丹到非洲之间之海洋各国)。率大小船只63艘,回汉官兵计27 800余名,自苏州浏家港(今江苏太仓县东浏河镇)出发,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剌、锡兰(今斯里兰卡),至印度洋西岸古里国折回,历时两年。至宣德八年(1433) 28年间,相继7次(或说8次)远航,经历30余国,远达非洲东岸、红海海口。最后一次航行时,年逾60岁。回国途中,于宣德九年(1434,一说十年)卒于古里(今西印度卡利卡特,或说病逝于南京)。为打开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不少有关郑和的遗迹。其航海图及随行人员之著作,是研究明代中外交通史和亚非民族史的重要文献。对地理学、航海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 索伦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亦曰索莪罗。含义说法不一,一说为“骁勇”、“善战”之意,或说乃“肃慎”或“述律”音转,有说系满语“索拉勒恩”(汉译“桦木”)的异译。来源于肃慎(一说为契丹

  • 须卜当

    ?—21匈奴大臣。须卜氏。名当。※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之夫。任匈奴右骨都侯。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以王莽改汉朝所颁故“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受命索求故印,未果。五年(公元13年),与云

  • 矮灵祭

    台湾高山族赛夏人一种特殊祭仪。又称帕司他矮。相传台湾先民中有过一种小黑人,身材矮小,动作敏捷,气力极大(据考证,在人种学上属尼革罗种尼格利陀人),后被赛夏人祖先消灭,为避免矮灵作祟,赛夏人每两年的阴历

  • 邦金六定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娘江曲沿岸。18世纪中叶按地域区划的六定为:邦金雪参堆定、邦金雪参麦定、卡瓦定(一作“木曲定”)、笼崩定、拉子康门定、加住定(一作“莫圈定”)。

  • 宇文莫廆

    晋代宇文部首领。系鲜卑化之匈奴人。本名宇文莫圭。因犯北魏太祖拓跋珪讳,改是名。※宇文丘不勤子。父死,嗣立。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遣弟宇文屈云攻慕容廆,兵败。又遣别部素延攻慕容部于棘城(今辽宁义县

  • 塌岗瓦

    清嘉庆年间云南永昌府芒市司(今潞西县)德昂族头人。嘉庆十九年(1814),因芒市傣族土司抢占德昂族水田,分给户那傣族头人,激怒德昂族。遂于是年冬率德昂族民众掀起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得到傣族民众的同情和

  • 元岩

    ?—593北周、隋大臣。字君山。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敷州刺史元祯之子。少好读书,不囿旧章。初仕周,为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受大冢宰宇文护器重,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封昌国县伯。周宣帝

  • 扎也

    亦作“扎野”,女真语。金代高级将领身边的随从官。由高级将领自女真姓氏官宦或猛安谋克内富家子弟中选勇敢善骑射及有谋略的青壮年充任。随同征伐、攻城、觇伺、或领兵作战,易立战功,升迁较快。为此类子弟进入仕途

  • 阿尔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温宿县东北阿瓦特,又名盐山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起,设台站于此。

  • 希亮

    见“耶律希亮”(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