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简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或《三史国语解》。分类诠释《辽史》、《金史》、《元史》中民族语词的辞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史馆史臣奉敕撰。46卷。收词1.1万余条。全书分《辽史语解》10卷、《金史语解》12卷、《元史语解》24卷三部分。以索伦语正《辽史》,以满语正《金史》,以蒙古语正《元史》,每一部分前均附简短按语,内容按君臣、宫卫、部族、地理、职官、人名、名物分类。词头以满文拼写,释文分汉语切音、汉语对音、释义和资料出处四部分。用汉字反切为满文和蒙文注音,字音为汉之所无者,则两合三合以取之。然一些契丹语、女真语专名往往不见于满语,迳用满语解释,失之无据,而三史人名,据满洲八旗姓氏比附,尤属不妥。只能供参考,不能引以为据。收入《四库全书》中,亦有单行刻本。

猜你喜欢

  • 僧奴

    见“羌娜”(1140页)。

  • 曹万兴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精通阿拉伯文和《古兰经》、道光年间(1821—1850)掌教天津清真大寺。为人刚正,备受时人拥戴。功课之余,潜心于阿拉伯文书法。长于改兰

  • 盘古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扫稳脱朵

    ①契丹语官名。掌群牧之事。据《金史·百官志》:“※乌鲁骨(群牧所)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女真立国,仍设是职,在群牧所下,“又设扫稳脱朵,分掌诸畜,所谓牛马群子也。”简称“群子”,为群牧所

  • 隆吐山

    山名。在西藏日纳宗东北约60里处,属西藏管辖之地区。乾隆五十九年(1794)五月,西藏与不丹、锡金在日纳宗的日纳立鄂博为界,界北属西藏管辖,隆吐山位于界北。1888年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后,进攻隆吐关卡

  • 宗元

    见“耶律重元”(1316页)。

  • 安达厅

    旧厅名。在今黑龙江省西南部。辽长春州、金泰州北境。元辽王分地。明属福余卫。清蒙古杜尔伯特旗牧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该旗垦地及黑龙江省属部分垦地合置安达厅。为清末实行放垦,割蒙旗土地而设的行政区

  • 西夏实录

    见“李氏实录”(1045页)。

  • 宁弥城

    见“坎城”(9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