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门宦制度

门宦制度

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教派形式和宗教制度。源于国外伊斯兰教的苏飞派(苦修派)。明末清初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封建家族制度相结合而形成。门宦教主有至高特权,教众崇拜教主,尊之为“圣徒”,并加以神化,认为可以引导教徒进入天堂。教主拥有众多信徒,一般有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分布数县甚至数省,教主下设“热依斯”(代理人),分片进行管理。各寺阿訇均由教主委派。教主利用过“尔买里”、“开天堂票”及为教众祈祷等手段,使教徒大量奉献,逐渐拥有大量土地、财富,成为大地主阶层。教主职位世袭,以“始传者之子孙世世为掌教”。在回族中间,有哲赫林耶、库不林耶、嘎得林耶、虎夫耶等4大门宦,每个门宦又分为若干小门宦。至解放前共有门宦近40个。门宦教主互相争夺教众,引起回族内部矛盾。所以每个门宦实质上是一个小的教派。

猜你喜欢

  • 呼勒河卫

    见“忽里卫”(1488页)。

  • 也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牙鲁卫同作雅鲁河卫。

  • 柘支

    见“者舌”(1348页)。

  • 沐仲易

    元末戏曲家、诗人、书法家。又作木仲毅、穆仲义。回回人。先世西域人。曾为国子监生,历官江浙行省宣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为人谨慎,深得上司下属称道。元末,弃官避居松江(今属上海市)。明初仍躬耕于海上(上海

  • 豪民

    古代中原地区对巨富或称豪一方者的称呼。史籍亦以此称夫余族社会中的奴隶主。《三国志·魏志·夫余传》:“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

  • 中山郡王

    辽封爵。圣宗开泰五年(1016)十月,耶律查割受封。查割圣宗耶律隆绪侄,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子。《辽史》纪、表仅两见,余无考。

  • 赤水羌

    羌部落名。《汉书·西域传》提及“去胡来王唐兜,国比大种赤水羌。”分布在青海西部。

  • 科布多北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也称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军台。设8台,从科布多起,35里至锡喇布拉克台,65里至和齐苏鲁克台,67里至轰鄂尔鄂笼台,60里至霍硕罗图台,60里至哈韬乌里雅苏台,60里至乌兰格依台,

  • 毕克齐

    ①即“笔写契”(1883页)。 ②地名。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说其名称源于明代从事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笔写契”,因其住地得名。

  • 代善

    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