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可字
又作若喀字脱胎于纳西象形东巴文的一种字。(从科学意义上讲,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流传于云南中甸三坝洛金河一带及丽江的部分纳西族中。这里的纳西族自称“阮可高布若”,故名。他们操纳西东部方言,信仰东巴教,惟在人死后举行超度仪式时,必须请自己的东巴来念“阮可经”。该经约有30本,多数是用纳西象形东巴文字写成,并间杂有阮可字约40—50个,念诵时用阮可方言读之。
又作若喀字脱胎于纳西象形东巴文的一种字。(从科学意义上讲,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流传于云南中甸三坝洛金河一带及丽江的部分纳西族中。这里的纳西族自称“阮可高布若”,故名。他们操纳西东部方言,信仰东巴教,惟在人死后举行超度仪式时,必须请自己的东巴来念“阮可经”。该经约有30本,多数是用纳西象形东巴文字写成,并间杂有阮可字约40—50个,念诵时用阮可方言读之。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治所在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皇统二年(1142)改熙州为临洮府。置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更今名。辖府1:临洮府;节镇州1:巩州;防御州1:河州及刺史州4:积石、洮、
赫哲语音译,一作“考日本楚”,意为“狍皮头帽子”。过去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等族猎民狩猎,皆习戴狍头皮帽作伪装,然各族称呼和制作不尽相同。赫哲人的制法:打到狍子后,剥皮时将头皮完整
蒙古部名。清代史籍对舍楞及其从子沙喇扣肯一支的称呼。参见“青色特启勒图盟”(1283页)。
见“壮戏”(887页)。
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族属不明,居女水(在漠北土拉河西、鄂尔浑河上游)流域,与叱突邻部唇齿相依,周围有高车、柔然、鲜卑部落活动,与北魏未发生臣属关系。以游牧为业。北魏登国三年(388),因道武帝拓跋珪
西夏寺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东麓拜寺口寺院内。西夏时期建,今存两塔,俗称双塔。两塔依东、西方向并列,相距百米。同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45米。塔顶为上仰莲花刹座,承托十三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
见“医巫闾山”(1063页)。
见“蒙古杖鼓”(2332页)。
1491—1536明代诗人。字子有,号方山子。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回族。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受进士出身的父亲教诲,博览艺文。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后四举会试不第。遂绝意仕途,书剑飘零,卒於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