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喇纳

阿喇纳

①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归化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第五子。初任佐领。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都统,掌土默特左翼,驻守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年(1668),选兵与副都统阿迪侦御准噶尔部噶尔丹。三十年(1691),受命护视附归化城游牧之喀尔喀部众。三十五年(1696),随大将军费扬古击准噶尔部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运炮79门贮归化城。三十六年正月,助军驼,三月,因军律废驰,削职。②(?—172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阿南达长子。初袭其祖哈岱世职,授三等侍卫。累进散秩大臣。康熙五十五年(1716),授参赞大臣。五十六年,随军征准噶尔部,率1300人自乌兰乌苏深入乌鲁木齐。五十九年(1720),奉靖逆大将军富宁安命,率军4000自吐鲁番出边,破敌于齐克塔木。六十年,率师进取吐鲁番,并留驻其地,败策妄阿拉布坦来犯之敌,以功授协理将军,筑城屯垦。雍正元年(1723),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随军征青海,驻布隆吉尔。大败阿喇布坦苏巴泰来犯之军。二年,卒于军,谥僖恪,加骑都尉。

猜你喜欢

  • 劳萨

    ?—1641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世居安楚拉库地方。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遣将征瓦尔喀安楚拉库时,归附。后金天命六年(1621),随军克明辽东,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

  • 忽木剌

    元代汉语白话。一作胡木剌。对景教寺院的称谓。景教(别作十字教)及景教徒称“也里可温”(142页)。

  • 红仡僚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 藏文大藏经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

  • 黎州土百户

    清代四川境内土司名。蜀汉马岱后裔,先祖于元代世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洪武八年(1375),置黎州长官司,以马芍德为长官,赐给印信、衣服、绮帛。十一年(1378),升长官司为安抚司,晋马芍德为安抚使。万

  • 吉约其约

    藏语音译,亦称“协”,意为“有生有死”。解放前西藏牧区一种牧租形式。牧奴向领主领放一定数量的牲畜,每年依牲畜头数计租交纳,所生幼畜概归畜主,要计数交租,牲畜死亡,经验证后可免交租。若被偷、被抢或狼吃,

  • 牙吾塔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 韩友

    1868—1932近代民间摔跤师。俗称“韩六十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回族。生于贫苦家庭。幼体弱多病,稍长,即习武,后专攻摔跤。仗义勇为,好打不平,闻名于绥远、张家口一带。创“左迎门”招术,风靡塞内

  • 苏拉卡

    生鱼片的一种。赫哲语音译。又称“刨花”,因鱼片薄如“刨花”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早期吃生鱼,切成大片蘸盐吃,后改为切薄片拌盐和姜葱等食。其为冬季吃的生冻鱼片。寒冬,他们将狗鱼

  • 德源夫人

    即“慈善夫人”(2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