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韩陵之战

韩陵之战

北魏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的争权之战。永安三年(530)九月,魏孝庄帝为摆脱大丞相尔朱荣(契胡人)的挟制,将其诱杀。十二月,荣侄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操纵朝政。晋州刺史高欢(鲜卑化汉人)欲取而代之,于普泰元年(531),乘奉命带领长城边关六镇流民10万余人往太行、常山以东(今河北一带)地区就食之机,拉拢信都等地大族,起兵讨尔朱氏。十月,首施离间计,使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不战而退,遂乘机于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击败尔朱兆所率10万骑的进攻。二年一月,又攻取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后尔朱集团内部经大将军尔朱世隆劝说暂重归于好,一致对付高欢。闰三月,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等分别率军至洹水(今河南安阳河)两岸布阵,号众20万。二十六日,尔朱兆率轻骑3千夜袭邺不克而退。面临朱尔大军压境,高欢以不满3万的步兵及近2千骑兵,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布设圆阵,并连接牛驴,阻塞归路,以促使将士死战。高欢命司徒高敖曹领左军,堂弟高岳率右军,自统中军出击,初战中军失利,尔朱兆乘势猛攻。高岳率五千骑抗击,部将斛律敦率部卒袭兆后背,高敖曹以千骑横拦,兆大败,部将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投降,尔朱军溃逃。尔朱兆还晋阳,后自尽。尔朱仲远南投梁朝,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等相继被擒杀,所部投降。四月,高欢入洛阳,立元修为帝(孝武帝),自任大丞相、柱国大将军,独揽朝政。

猜你喜欢

  • 背八字

    参见“取鸾书”(1329页)。

  • 富珠里

    见“盆奴里国”(1706页)。

  • 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

    18世纪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法规名,约制定于1741—1758年。原文为托忒文,抄本见于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藏《卫拉特法典》抄本中。1880年俄国学者戈尔斯通斯基译注《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

  • 野利遇乞

    ?—1043西夏军事重臣,党项羌族。号“宁令”(大王)。景宗李元昊野利后之兄。西夏建国初与兄野利旺荣分掌左右厢兵马,驻天都山,称“天都大王”。善用兵,有谋略,统领以善战著称的“山界”(横山地区)兵对宋

  • 格崩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佩戴的一种头饰。早年为天然竹条简单加工而成的环状器,罩在前额,起到方便劳动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随着纺织业的出现和金属的传入,男子格崩改用布料,即将长条状的布盘在头上,老年尚黑色

  • 镇雄军民府

    明代在镇雄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与裔阿统及其子茫布居此地,强盛后因其名号部曰“茫布部”。元初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府,改属四川省。十七年升为军民

  • 龙龛手鉴

    即“龙龛手镜”(500页)。

  • 伸思伯八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原为世祖子爱牙赤位下千户。至元二十五年(1288),因牧民和站户不堪忍受驿站的沉重劳役和各种需索,率众发动起义,断绝驿道,使平常只须3日的路程得绕道走1月之久,阻滞了

  • 马瑜

    ?—1819清朝将领。回族。祖良柱,官四川松潘镇总兵,遂寄籍华阳(今四川剑阁南)。少以武生入伍,从征廓尔喀(今尼泊尔)、苗疆,迁游击。嘉庆元年(1796),奉命赴达州镇压白莲教,赐号“达春巴图鲁”。三

  • 格斯贵喇嘛

    清代蒙古地区寺庙的僧职名。亦作格思贵。管理寺庙、札仓庶务和杂务,有的还兼管教务和戒律,教授经典和督察喇嘛念经,手执法杖,对不守戒律规定的僧人予以责打。也负责处理僧众的一般纠纷,实际是寺庙的执法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