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宗融

马宗融

1892—1949

现代作家、翻译家。四川成都人。回族。出身小贩。1931年前后入成都德文学校学习,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1918年因参加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的示威游行,被驱逐回国,在上海参加留日学生救国会及《救国日报》发行工作。1919年赴法半工半读,就学于里昂大学。参与创办《工余》杂志。1927年回国。1929年在中法大学任学监,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翻译介绍法国文学,先后发表《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名著。1933年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发表译著四十余篇。1936年月与鲁迅、茅盾、巴金等人发起重组“中国文艺家协会”并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同年冬迁桂林,在广西大学任教。1937年又迁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1939年迁往重庆,任教于复旦大学。1939年1月与李劼人、朱光潜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曾当选为理事。注意回族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回族文化”的命题,并为之奔走,撰写发表文章多篇。宣扬回汉团结,铲除汉奸和内奸,一致抗日。1939年在复旦大学开办垦殖专修班、回民先修班,招收回族青年入学。先后创作有散文集《拾荒》,译作有屠洛涅夫的《春潮》、米博尔的《仓库里的男子》,与李劼人合译左拉的《梦》等。抗战胜利后,与老舍一道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支持学生运动。1946年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加入“大学教授联谊会”,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被复旦大学解聘,迫于生计携家去台北,在台湾大学任教。1948年秋回上海,次年,病逝。

猜你喜欢

  • 延陵王

    左江流域壮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吴凌云的称号。参见“吴凌云”(1075页)、“延陵国农民革命”(820页)。

  • 土知府

    官名。元代始置。元朝混一土宇,设治分镇藩服,唐时所谓羁縻之州,皆加以赋役,置散府,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知府事,比于内地,赐金银符,秩正四品,称散府土知府。令守土安民,修职贡,听征调。明沿元制,为世袭文职

  • 乌古论

    即“吾古论”(1046页)。

  • 耶律阮

    919—951即辽世宗。辽朝第三代皇帝。947-951年在位。小字兀欲,又作隈欲、乌云。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人皇王※耶律倍长子。史称其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有众望。自幼备受辽太

  • 海固回民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回民起义。1939年元月、5月和1941年5月,先后发生在宁夏海原、固原,史称“海固事变”。因国民党陈诚部队在海固地区抓兵,强迫入伍回民吃猪肉,烧毁清真寺,横征暴敛,污辱妇女等暴行引起

  • 纳跋

    见“捺钵”(2037页)。

  • 明统

    一作明德。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英年号。起止不详。

  • 绥东县

    旧县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原为清内蒙古奈曼旗及喀尔喀左翼旗牧地。光绪三十年(1904),推行“新政”,析其地置县。民国时属热河特别区(后改省)。清末,其地每年秋季马市甚盛,土名“小库伦”。1950

  • 九姓铁勒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 文宁

    见“文干”(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