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貊

貊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貉、秽貊、貊,单称(一作秽、、)或貊(一作貉、貊),也与其他族连称貉狄、胡貉、蛮貉、夷貉。有说与貊是两个不同的族称,因族类相近,语言相通,居地又毗连,在周初至春秋时融为一族。一说“貉(貊)”为北方民族的泛称。“”是东北“”的专称。或说“貉”是春秋时“九貉”中的一个部落,战国秦开拓地以后始成为东北夷的通称。似与商族有一定渊源关系。族称含义,有人认为“”古音读“Sei”或“Sae”,“”读“Bak”或“Baek”,在其后裔高句丽语中,前者意为“东方”,后者乃“光明”的意思,族称可能是春秋之际因受戎狄逼迫东迁,把东方看作是光明的出路而得名(一说由地称的“”,与族称的“”结合而来)。为传说中“九夷”的一支(有说来源于“北发”,或说即“山戎”)。所在历来众说不一,比较可信的大体为: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殷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渡渤海迁居东北东部者,散居在今鸭绿江上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带,有人说史书上的“发”人,即这时迁到今吉林省辉发河流域的貊人。北迁者,一支迁到靠近燕国(约在今北京市房山县南,山西代县以东至海)地区;一支移居今山西西北部的西河(今山西、陕西间黄河流段)之地,即《说文》称为“北方豸种”者。周平王东迁,居西河之地者又东徙至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的清漳河流域。战国时,燕、赵等国崛起,居今长城以内者皆被迫往东北迁徙,特别在燕昭王时(前312—前279),燕国派秦开北破东胡,其族大部分迁居辽河以东。战国末及秦汉之际,散居东北各地的诸支貊人,先后有夫余、高句骊、沃沮等新称(西汉文献中有时也称其为貊或貊);唯移居今朝鲜半岛江原道一带者仍单称()或貊,或复称貊。汉魏至辽朝时史书中的貊活动记事,一般是指这一支。从事狩猎生产。西周时以“貔皮、赤豹、黄罴”向周王室贡献。战国中期,其地“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农业尚处在极原始阶段,渔猎业仍为社会主要生产。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也“无百官有司”。秦汉时,居今鸭绿江西岸及松嫩平原地区者,已以农耕为主,兼事狩猎,并先后建立了夫余国和高句骊国,进入阶级社会。居江原道一带的,其君南闾于汉元朔元年(前128)叛卫氏朝鲜,率众28万口诣辽东郡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此后遂法禁渐多;官有侯、邑君、三老;知种麻,养桑蚕,作绵布,产著名的“檀弓”。俗重山川,各有部界,不能随便超越。人善步战,长矛3丈,数人共操之战。同姓不婚。流行有病死者弃旧宅造新居、常有10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祭虎为神等习俗。

猜你喜欢

  • 彭世英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胜祖子。弘治十年(1497),入粟嗣父职。十四年(1501),奉调随征贵州普安彝族女首领米鲁,破大小盘江、陆卜、毛口等处,救出被虏杨太监

  • 曹延禄

    ?—1002宋初归义军节度副使。※曹元忠子。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袭职。五年(980),遣使贡于宋,自称权知节度兵马留后,太宗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娶于阗公主为妻。至道元年(995),遣使

  • 刀景发

    明代云南湾甸傣族首领。初受麓川宣慰使思伦法委为湾甸陶孟。永乐三年(1405),升湾甸长官司为州(治今云南昌宁县西南湾甸镇),以其为知州,赐印章、金牌。四年,明廷以湾甸道里险远,改每年朝贡为三年一贡,如

  • 丘夫

    ?——384高句骊国第十七世王。故国原王※斯由子。晋咸安元年(371),父在与百济争战中中流矢身亡,以太子继王位。即位后,颁布律令(是为高句骊国正式有律令之始);继续与百济抗争,两次发兵分别侵百济水谷

  • 齐默特色木丕勒

    1874—1942近代蒙古王公。光绪二十三年(1897) 3月,袭札萨克辅国公爵位。二十四年,向清政府献银两。二十八年(1902),任哲里木盟副盟长。三十一年(1905),升盟长兼兵备。三十二年封镇国

  • 海都之乱

    元代以窝阔台汗孙海都为首的西北蒙古宗王反抗元廷的军事斗争。蒙哥汗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海都被谪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怀怨,曾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被

  • 大英俊

    渤海国宗王。第三世王※大钦茂子。曾入唐为“质子”。大历九年(774),于延英殿受代宗接见后,回归渤海。

  • 稠雕

    ?—前102匈奴大当户。一作稠离、铜离、雕离。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匈奴浑邪王(又作昆邪王)归附汉朝。被封为常乐侯,赐食邑570户。太初三年(前102)卒,子广汉袭爵。

  • 黎刀

    黎族男子防身武器。大多为短刃长柄,刀刃锋利,皆以细斑藤织花缠束刀柄,柄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鹞尾,以为饰,出门常带在腰间。

  • 笔帖式

    清代官名。亦作笔且齐。清内阁、各部院馆、各府寺监、八旗内外衙署等所置的低级官员。掌翻译、缮写满、汉章奏文移、书牍等项文书事务。《清通志》载:本称由来已久,“沿历代令史遗制”,远者可溯汉代“兰台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