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肃

刘肃

【生卒】:1188—1263

【介绍】:

金元间威州洛水人,字才卿。金宣宗兴定二年词赋进士。为尚书省令史,曾辨析冤狱,使十一人得免死刑。金亡,依东平严实,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改行军万户府经历。奏罢东平重赋。忽必烈在藩府时,用为邢州安抚使。中统间,累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寻兼商议中书省事致仕。


【生卒】:1187——1263

字才卿,威州洺水(今河北威县)人。金兴定二年(1218)词赋进士。后为尚书省令史。调新蔡令,改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为树畜繁者不加赋。金亡,依东平严实。1252年,任邢州安抚使,兴铁冶,及行褚币。中统元年(1260),升真定宣抚使。针对中统新钞行,银钞不用,提出三策。次年,任左三部尚书。曾汇集诸家《易》说,编《读易备忘》。卒。累赠邢国公,谥文献。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中官江都主簿,一作江州浔阳主簿。著有《大唐新语》。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生卒】:1187——1263

字才卿,威州洺水(今河北威县)人。金兴定二年(1218)词赋进士。后为尚书省令史。调新蔡令,改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为树畜繁者不加赋。金亡,依东平严实。1252年,任邢州安抚使,兴铁冶,及行褚币。中统元年(1260),升真定宣抚使。针对中统新钞行,银钞不用,提出三策。次年,任左三部尚书。曾汇集诸家《易》说,编《读易备忘》。卒。累赠邢国公,谥文献。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涼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猜你喜欢

  • 回纥怀仁可汗

    【生卒】:?-747名骨力裴罗。天宝初统一九姓诸部,辖境东至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后被唐封为怀仁可汗。(,参见《新唐书》217上/6114)

  • 耶律常哥

    太师适鲁之妹。操行修洁,终身不嫁。能诗文,不苟作。咸雍间,作文论述时政,道宗称善。乙辛爱其才,屡求诗,遗以回文。乙辛知是讽刺,曾诬以罪。从兄谪镇州,布衣蔬食,不以为苦。太子被害,极为哀痛,不久卒。【介

  • 栾盈

    【生卒】:?—前550【介绍】:名或作逞。春秋时晋国人。栾黡子。晋平公初立,任盈为公族大夫。其母范宣子女,有淫行,盈患之。其母惧,诉于宣子,诬盈怨范氏,欲以死发难。宣子信之。平公六年,宣子使盈城于著且

  • 李密

    【生卒】:582-618字法主,又字玄邃。自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隋上柱国宽子。袭爵蒲山公。才兼文武,与杨玄感为刎颈交。玄感起兵,召密为谋主。密议长驱入蓟,绝炀帝归路,玄感不听。遂攻洛阳。屡言攻

  • 袁安

    【生卒】:?—92【介绍】:东汉汝南汝阳人,字邵公。微时客洛阳,值大雪,洛阳令按行至安门,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之,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明帝永平十四年拜楚郡太守。时以楚王刘

  • 裴稹

    裴行俭孙。以荫仕,寿王瑁以母受宠,欲立为太子,稹用申生、戾园之祸劝谏玄宗,诏受给事中。终官祠部员外郎。【生卒】:701—740【介绍】:唐绛州闻喜人,字道安。裴光庭子。以荫入仕,累除起居郎。玄宗开元末

  • 刘炎

    【介绍】:宋括苍人,字子宣。精研理学。因庆元党籍隐而不仕,从真德秀游。有《迩言》十二章。

  • 甘卓

    字季思,丹阳(今江苏溧水西)人。吴太子太傅甘昌子。初仕为郡主簿,与江南士族共同讨平石冰、陈敏。司马睿镇建康,授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平周馥、杜弢,以功升湘州刺史,封侯。王敦叛乱,与陶侃等联兵具讨,迁镇南

  • 阳成修

    【介绍】:新莽时人。王莽时为郎。莽妻死,修献符命,上言应继立民母,又谓黄帝以御百二十女成仙。莽于是遣中散大夫、谒者各四十五人,博采乡里淑女上报。

  • 夏侯央

    字元廷,道迁子。位至南兖州大中正。好酒,父时田园卖尽以供饮宴,犹负债。卒。(,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