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孟子

孟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猜你喜欢

  • 阮诜

    【介绍】:唐明州奉化人,字孝群。通《开元礼》、《榖梁春秋》,动有程法。历临黄东海尉。东海有父子异居者,子不为养。诜以米肉送其子,令养其父,其子卒悔悟。累官至大理评事员外郎、司勋尚书郎。

  • 龚得树

    【生卒】:?——18861一名龚得。安徽亳州(今亳县)人。咸丰二年(1852)与捻党首领张洛行在雉河集聚众起事,三年后被推为白旗捻军首领。咸丰七年接受太平军领导,配合李秀成、陈玉成、吴如孝诸部作战,略

  • 李贽

    【生卒】:1527——1602字卓吾。晋江(今属福建)人。有才,善辩。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其游。任姚安知府,一日自去其发,冠服坐堂上,上官勒令解任。居黄安,日引士人讲学,杂以归女,专崇释氏,卑视孔、孟。

  • 刘纲

    邛州(今四川邛崃)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官庶吉士、编修。二十五年上疏论时弊,帝怒甚,不报。京察,调外任,遂归。次年卒。

  • 姚思恭

    【生卒】:1252—1317【介绍】:元河南府路陕州人,字敬甫。世祖至元间仕广东宣慰司。历官提领采石盐引所,迁彭泽县尹,未任卒。

  • 尹会一

    【生卒】:1691——1748字元孚。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历官两淮盐政、河南巡抚、工部侍郎。乾隆中,于河南农政、纺织、仓储多有建议。黄河水灾,以工代赈。后督学江苏,乾隆十三年卒。【生卒】

  • 端木国瑚

    【生卒】:1773——1837浙江青田人。初官中书,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选充知县。擅长诗文,通天文学。著有《周易指》、《周易葬说》、《地理元文》、《太鹤山人集》。【生卒】:1773—1837【

  • 李亚元

    嘉靖中,在河源、翁源等地起义,后被俞大猷俘获,与他同时被杀害者一万余人。

  • 周尚文

    【生卒】:1414——1548字彦章,西安后卫(今属陕西)人。幼读书,粗晓大义。多谋略,精骑射。年十六,袭指挥同知。屡出塞有功,升指挥使。嘉靖时累官大同左都督。清约爱士,能得士卒效死力。善用离间计,知

  • 王省

    【介绍】:明江西吉水人,字子职。洪武五年举于乡,以亲老不仕,后以文学征,授浮梁教谕,改济阳。靖难军至,坐明伦堂,伐鼓聚诸生,以头触柱死。